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健康生活 > 生活

古代科舉考試前三名叫什麼 古代中國科舉考試前三名怎麼稱呼

欄目: 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5.88K

古代科舉考試的前三名分別叫狀元、榜眼、探花。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爲“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唐制,舉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狀,因稱居首者爲狀頭,故有狀元之稱。

古代科舉考試前三名叫什麼 古代中國科舉考試前三名怎麼稱呼

古代學生怎麼考試的

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經過第一次童子試後都稱爲童生或儒童。之後以童生身份參加第二次考試—院試,透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爲“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第三次考試叫鄉試,只有獲得秀才資格纔可以參加,所有透過鄉試的叫舉人,被薦舉之人。其中鄉試裏邊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稱爲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爲經魁,第六名稱爲亞魁。第四次考試叫會試,由有舉人功名的人蔘加,透過會試的稱爲貢士,進貢給天子的士子。貢生裏邊的第一名叫會元;到皇帝那兒的考試叫殿試,透過殿試的叫進士,進士裏邊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狀元。

連中三元是什麼意思

“連中三元”是用於形容古代科舉考試中的一種情況,指某個考生參加考試過程中,在鄉試、會試、殿試三次考試中均考得第一名,接連考得“解元”、“會元”、“狀元”。這種說法大致出現在宋代。宋代及以後的科舉考試中,讀書人先在縣、府參加考試,透過考試的稱爲“生員”,俗稱“秀才”。考得“秀才”之後,纔算獲得了參加正式考試的資格。接下來,首先是參加每三年一次由省府主持舉行的“鄉試”,又稱“秋闈”。此考連考3場,每場3天。鄉試考中,稱爲“舉人”。“舉人”便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中舉者正式跨入士大夫階層。清代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段說的便是鄉試中舉的情形。在“鄉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舉人”,則稱爲解元。

透過鄉試的舉人,次年三月參加在京師的“會試”和“殿試”。會試由禮部在貢院舉行,也稱“春闈”,同樣是連考3場,每場3天,由翰林或內閣大學士主考。會試考中者,稱爲“貢士”,貢士第一名稱“會元”。貢士”可以參加接下來的四月份的“殿試”,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後一級,由皇帝親自主持和出題,並定出名次,第一名稱爲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