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熱點

特朗普對澳洲做了什麼?澳洲反目採取報復式親華!

欄目: 熱點 / 發佈於: / 人氣:2.78W

今天一則新聞火了——外交部長王毅訪問澳大利亞期間,回答外媒提問“中美是否會在南海一戰”時表示,“我只想給美國朋友一個建議:重溫一下二戰歷史”,用史實說話,給現場和屏幕那頭的西方記者、官員上了一課。

特朗普對澳洲做了什麼?澳洲反目採取報復式親華!

不過島妹在看完新聞後有點納悶。報道里都說了,王毅外長是在和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被如此提問的,那去年在南海問題上揪着中國不放的畢曉普女士,怎麼不作聲了?

懷着極大的好奇心,島妹查閱了澳大利亞媒體對這次會談和記者會的報道。你說蹊蹺不蹊蹺,值此一年一度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的良機,畢曉普竟然只說雙方就貿易和戰略經濟聯繫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而對曾經澳大利亞執念已深的南海問題隻字未提,沒有任何表態。

不表態,就是一種表態。

轉變

說起來,澳大利亞這次態度的轉變大概始於特朗普的上臺。

自從南海問題被炒熱開始,直到特朗普在11月9日的美國大選獲勝,澳大利亞就沒停下折騰。先是指責中國違反國際法,後又和美國聯合發佈南海問題調查報告,還派出偵察機去南海巡視,宣稱要在南海進行海上巡邏。除了美國和爲其馬首是瞻的日本,南海域外國家裏也就澳大利亞調門最高、鬧騰得最歡了。

然而,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澳大利亞不僅在南海問題上默不作聲了,還頻頻向中國示好。前有總理特恩布爾歡迎中國加入TPP,後有反對黨領袖比爾·肖滕表示“中國崛起不是威脅”,這不這次外長畢曉普還說呢,中澳關係“(穩固得)不能再穩固”了。

(反對黨領袖說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就連之前因爲南海問題和霍頓事件狂懟中國的澳媒,最近也痛改前非。包括《悉尼先驅晨報》、《澳大利亞人》、SBS和天空新聞臺在內的澳大利亞主要媒體都傳遞了積極的聲音。媒體《金融評論》更是強調,多虧有中國對鐵礦石和煤炭的需求,澳大利亞才創下月度貿易新高,澳洲工人們纔有了生計。

所以到底特朗普是做了什麼對不起澳大利亞的事?

失望

島妹身邊有不少澳大利亞友人,早在美國大選之初時就表達了他們對特朗普言行的難以置信,在他們看來,特朗普完全不符合一個“自由世界領導人”的標準,也不是一個可以理性行事的政治家。島妹在觀察澳洲社交媒體用戶發佈的資訊的時候也發現,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佔了多數。特朗普當選之日,即是澳洲一片哀嚎之時。

噩夢只是剛剛開始。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就廢止了TPP,這可把澳洲人氣壞了。要知道,澳大利亞是一個依賴貿易很深的國家,除了出口自然資源貿易協定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就是甘露。除了TPP,澳大利亞也加入了RCEP,還表示要參與亞太自貿區;試想求貿易協定若渴的澳大利亞聽聞已經簽署的TPP黃了,該是怎樣一般滋味在心頭?

最讓澳大利亞人傷心的,莫過於前兩日自家總理特恩布爾與特朗普的一次通話了。這通計劃長達進行1小時的點話在25分鐘的時候就結束了,而且據美媒透露消息,電話是被特朗普掛斷。這可把澳大利亞媒體和羣衆氣壞了,這不是直接打臉嗎,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雖然特恩布爾在事後一個勁兒解釋特朗普沒有掛他電話,想要找回臉面,但是特朗普對於“這次通話是當天4次通話中最糟糕”的評論卻板上釘釘了。不但如此,對於激怒自己掛電話的澳美難民協議,特朗普專門發推特稱其爲一個“愚蠢的協議”。

現在的澳大利亞,瀰漫着一股委屈和失望的情緒,甚至對美澳同盟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就如澳媒《悉尼先驅晨報》所說,澳大利亞可是曾經與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並肩作戰的夥伴,也算爲美國鞠躬盡瘁了,現在澳大利亞不過是想讓你美國接受1250個難民,你都不願意?我們兩國長期的聯盟關係就這麼不值一提?

眼看着澳洲現在質疑澳美同盟,還向中國示好,很多小夥伴們或許覺得澳大利亞這是要轉向中國?其實不然。島妹要說,這個事情不簡單。

深層

在澳大利亞政學界,一直存在着一個對於國家戰略定位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澳大利亞是否面臨着一個歷史或地理、美國或中國的選擇?如果有,該選哪一邊?

地處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在地緣上毗鄰亞洲,遠離歐美。但是澳大利亞又是一個傳統的西方移民國家,自打當年第一批英國人上陸,到現在澳洲還在名義上屬於英聯邦。

歷史上或者說意識形態上,澳大利亞是堅定地站在西方國家一邊;但是與亞洲國家地理上緊密的聯繫,也讓澳大利亞逐漸產生了一定的亞洲國家身份認同,認爲亞洲事務上自己完全該插得上嘴,要不這亞洲盃能帶着我一塊兒玩嘛。

故而,包括澳大利亞前總理霍華德在內的澳洲政學界人士提出了一個問題,澳大利亞該算是一個西方國家呢,還是亞洲國家?到後來,隨着中國的崛起和美國對中國的遏制,這個問題慢慢演變成了澳大利亞是否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一開始,澳洲政客對這個問題採取了選擇性忽視的態度,但是誠如澳大利亞前國防部副部長、澳國立大學教授修·懷特所說,澳大利亞現在似乎不得不面對這個選擇。一邊是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一邊是傳統盟友美國;一邊是巨大的經濟利益,一邊是強大的安全保障;澳大利亞人掰着手頭算算,怎麼選擇都不划算。

在國際關係理論中,像澳大利亞這樣的“中等力量(middle power)”,在外交上最常採取的國策是“均衡(balance)”。所謂均衡,既是一方面讓大國之間相互制衡,以防一方做大對自身產生威脅,另一方面自己與大國都保持良好關係,從大國身上獲取自己所需利益。

這策略,說白了,就像是在走鋼絲。走得好了,一根竿子端平,在大國之間周旋,一邊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一邊維護這矛不折這盾不破,自己才能獲得安全的同時獲取利益。要是走不好,反而變成被動的夾在大國中間,旋轉騰挪不過一根鋼絲的寬度,腳下一滑就掉落下去,利益沒了不說,還把自身安全給坑了。

這當前的澳大利亞啊,就是想玩好“均衡”這張牌,以美國製衡中國,再從中美獲得相應的經濟和安全利益。想得是挺美,可惜玩壞了。瞧瞧現在的澳洲,先是用南海問題攻擊了中國,又是在難民問題上獲罪於美國,鬧得兩邊不是人。

中國古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中國大度,不計前嫌,澳大利亞也很識趣。當特朗普還忙於攘外必先安內時,衆小弟之前被奧巴馬折騰得夠嗆,也心思安定。這個難得的戰略空窗期中國看得到,澳大利亞也不要再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