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天文大潮的成因 天文大潮的形成原因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28W

導語:在一般情況下,天文大潮是不會引發災害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環境下,會引起水害。有些朋友對天文大潮的相關知識感興趣,那麼,大家知道天文大潮的成因是什麼?天文大潮的形成原因有哪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方面有關的內容,以下內容值得大家一看。

天文大潮的成因

天文大潮的成因 天文大潮的形成原因

天文大潮

成因是由於地球、月球、太陽三者幾乎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有學者表示這是百年一遇的天文奇觀。月亮對潮水的控制力遠遠大於太陽,但當二者對地球潮水的引力方向相同,這裏運用到牛頓第二定律,一般科學家可以對天文大潮出現的時間進行預測。

衆所周知,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衛星,控制地球上的潮漲潮落,我國古代有很多關於月球的神話故事,玉兔搗藥、嫦娥奔月都代表了古人對月亮的嚮往。

而我國古人對月亮的研究更是源遠流長,那個時候的他們只憑藉着肉眼觀察月亮的升起與落下的時間,在經過一系列的算法準確編寫出《潮汐表》,現在廣爲人知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就是《潮汐表》中的。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援之下,研究人員發現月球和地球之間存在着引力,當月亮繞着地球運動的時候,地球上的潮水受引力的作用上漲,當月亮處於天空正上方的時候,潮漲到達最高點,而後隨着月落,引力減弱,開始退潮。

這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也因爲這個現象,沿海地區有了趕潮這個活動,因爲海中的生物會隨着海水上漲,被身不由己的帶到沙灘上,但在退潮的時候滯留在原地,這個時候人們就可以提着籃子,去撿拾海星、海螺、章魚……

天文大潮的成因 天文大潮的形成原因 第2張

 潮水圖片

天文大潮觀潮指南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遊人看客。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前後,是觀潮的最佳時節。這期間,秋陽朗照,金風宜人,錢塘江口的海塘上,遊客羣集,興致盎然,爭睹奇景。觀賞錢塘秋潮,有三個最佳位置。

海寧縣鹽官鎮東南的一段海塘爲第一佳點。這裏的潮勢最盛,且以齊列一線爲特色,故有“海寧寶塔一線潮”之譽。潮頭初臨時,天邊閃現出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練,伴之以隆隆的聲響,酷似天邊悶雷滾動。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宛若一羣潔白的天鵝排成一線,萬頭攢動,振翅飛來。潮頭推擁,鳴聲漸強,頃刻間,白練似的潮峯奔來眼前,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於江面,傾濤瀉浪,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潮涌至海塘,更掀起高9米的潮峯,果然"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爲摧!"這一簇簇聲吞萬籟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壯觀,其力無窮,據說有一年,曾把一隻一噸多重的“鎮海雄師”衝出100多米遠。當潮涌激起巨大回響之後,潮水又坦然飛逝而去。有人這樣寫道:“潮來濺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確切地描繪了潮來潮往的壯觀景象。

天文大潮的成因 天文大潮的形成原因 第3張

潮水

在第二個觀潮佳點――鹽官鎮東8公里的八堡,可以觀賞到潮頭相撞的奇景。海潮漲入江口之後,因爲南北兩岸地勢不同,潮流速度南快北慢,潮頭漸漸分爲兩段。進展神速的南段稱爲南潮;遲遲不前的北段潮頭,在北岸觀潮者看來,是來自東方,故稱東潮。當南潮撲向南岸被蕩回來,調頭向北涌去,恰與姍姍來遲的東潮撞個滿懷。霎時間,一聲巨響,好似山崩地裂,滿江聳起千座雪峯,着實令人怵目驚心!

在第三個觀潮佳點――鹽官鎮西12公里的老鹽倉,可以欣賞到“返(回)頭潮”。這裏,有一道高9米、長650米的“丁字壩”直插江心,宛如一隻力挽狂瀾的巨臂。潮水至此,氣勢已經稍減,但衝到丁字壩頭,仍如萬頭雄獅驚吼躍起,激浪千重。隨即潮頭轉,返竄向塘岸,直向塘頂觀潮的人們撲來。這返頭潮的突然襲擊,常使觀潮者措手不及,驚逃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