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穀雨的來歷簡短50字 二十四節氣穀雨的由來是什麼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37W

導語:穀雨,是一個南北降水比較不均勻的時節,有些地方異常豐富,而有些地方又比較乾旱缺水。我們知道,穀雨排在清明之後,立夏之前,這就意味着,穀雨之後,我們便迎來夏天,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夏天,但從氣候上也逐漸向夏天過渡了。實際上,穀雨一開始是在清明之前的。那麼,後面爲什麼又排在清明之後呢?那麼,二十四節氣穀雨的由來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穀雨的來歷簡短50字介紹。

穀雨的來歷簡短50字  二十四節氣穀雨的由來是什麼

穀雨的來歷簡短50字 二十四節氣穀雨的由來是什麼

穀雨來歷

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佈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爲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具體傳說故事:

倉頡說

傳說,黃帝時代的能人倉頡造出了文字,天上的玉帝決定用金人重獎他。可倉頡認爲,自己只做了應該做的事,不配受這樣的獎勵。

某天,倉頡正在酣睡,夢中聽到有人大喊:“倉頡,玉帝給你獎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什麼?”倉頡在夢中說:“我想要五穀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第二天,天上突然向下落穀粒,比雨點還密,鋪遍了山川平地。

這時,倉頡忽然想起夢中的情景,便急忙去給黃帝報告。黃帝聽後,深感倉頡的功勞應該大力表彰。於是,他把下穀子雨的這天定爲一個節日——即穀雨節,從此延續到今天。

穀雨的來歷簡短50字 二十四節氣穀雨的由來是什麼 第2張

穀雨由來故事

牡丹說

穀雨季節總是伴隨着牡丹盛開。相傳穀雨是一個癡情郎的名字,唐高宗年間黃河決堤,穀雨在洪水中奮力遊了三個時辰,好不容易救起一棵緋紅的牡丹。兩年後,穀雨母親病重,一位紅衣姑娘天天送藥,卻在穀雨母親病癒後不見了。穀雨四處尋找,終於在百花莊園找到了變成牡丹的姑娘,姑娘答應“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門去安家”。最後,穀雨去世被葬在百花園中,牡丹仙女也在此安家,每逢穀雨時節開放,表示對穀雨的懷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爲“穀雨花”。

關於24節氣來歷: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廿四節氣原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因此成爲上古人們判斷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由於廿四節氣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因此這曆法也稱作“星辰歷”。

穀雨的來歷簡短50字 二十四節氣穀雨的由來是什麼 第3張

節氣由來

據文獻記載,我國中原地區在商時已出現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名稱,周時期出現了八個節氣名稱。中原地區在3000多年前,始用土圭法(圭表)測影,在河南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爲土中。圭表測影確立的“冬至”是24節氣當中最早被周公測定出來的一個,把冬至作爲二十四節氣之首。“土圭測影”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相當於北迴歸線上立杆無影);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爲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曆法。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劃分的方法,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從定《時憲曆》之後直至今的“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太陽黃經度數)來定的,即在一個爲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爲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點爲0度起點,按黃經度數編排。即,視太陽從春分點,也就是黃經零度出發,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每前進15度爲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爲一回歸年,24個節氣正好36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執行15度爲一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