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海洋之舟是哪種動物的別稱 被稱作海洋之舟的是企鵝還是海豚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02W

導語:有一些動物,因爲有一定的功能作用,所以人們會給它們取一個比較有寓意的叫法。其中,有一種動物,被人們稱作是“海洋之舟”,之所以這麼叫,自然是有其原因的啦。那麼,你知道海洋之舟是哪種動物的別稱嗎?到底被稱作海洋之舟的是企鵝還是海豚呢?一起來了解。

海洋之舟是哪種動物的別稱

海洋之舟是哪種動物的別稱 被稱作海洋之舟的是企鵝還是海豚

企鵝

企鵝。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遊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企鵝通常住在赤道以南,人跡罕至的地方纔能看見它們。有些企鵝住在寒冷地方,有些企鵝住在熱帶地方。但企鵝其實並不喜歡熱天氣,只有在寒冷的氣候中,它們纔會快活。

企鵝共有18個獨立物種,體型最大的物種是帝企鵝,平均約1.1米高,體重35千克以上。最小的企鵝物種是小藍企鵝(又稱神仙企鵝),體高40釐米,重1千克。本身有其獨特的結構,企鵝羽毛密度比同一體型的鳥類大三至四倍,這些羽毛的作用是調節體溫。雖然企鵝雙腳基本上與其它飛行鳥類差不多,但它們的骨骼堅硬,後肢粗壯、跗跖骨極短,髕骨發達,呈塊狀結構。並且腳比較短且平。這種特徵配合有如二隻槳的短翼,使企鵝可以在水底“飛行”。南極雖然酷寒難當,但企鵝經過數千萬年暴風雪的磨鍊,全身的羽毛已變成重疊、密接的鱗片狀。這種特殊的羽衣,不但海水難以浸透,就是氣溫在零下近百攝氏度,也休想攻破它保溫的防線。南極陸地多,海面寬,豐富的海洋浮游生物成了企鵝充沛的食物來源。

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遊禽,它很可能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南極陸地多,海面寬,豐富的海洋浮游鹽腺可以排泄多餘的鹽分。企鵝雙眼由於有平坦的眼角膜,所以可在水底及水面看東西。雙眼可以把影像傳至腦部作作望遠集成使之產生望遠作用。企鵝是一種鳥類,因此企鵝沒有牙齒。企鵝的舌頭以及上顎有倒刺,以適應吞食魚蝦等食物,但是這並不是他們的牙齒。

海洋之舟是哪種動物的別稱 被稱作海洋之舟的是企鵝還是海豚 第2張

企鵝

1488年葡萄牙的水手們在靠近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第一次發現了企鵝。但是最早記載企鵝的卻是歷史學家皮加菲塔。他在1520年乘坐麥哲倫船隊在巴塔哥尼亞海岸遇到大羣企鵝,當時他們稱之爲不認識的鵝。人們早期描述的企鵝種類,多數是生活在南溫帶的種類。到了18世紀末期,科學家才定出了6種企鵝的名字,而發現真正生活在南極冰原的種類是19世紀和20世紀的事情。例如,1844年纔給王企鵝定名,斯島黃眉企鵝1953年才被命名。企鵝身體肥胖,它的原名是肥胖的鳥。但是因爲它們經常在岸邊伸立遠眺,好像在企望着什麼,因此人們便把這種肥胖的鳥叫做企鵝。又因爲企鵝正面很像中國的"企"字,所以譯名就叫企鵝。

1887年,孟茲比爾提出過一個理論,認爲企鵝有可能是獨立於其他鳥類,單獨從爬行類演變進化而來。企鵝的鰭翅不是鳥類的翅膀變異形成的,而是由爬行類的前肢直接進化形成的,企鵝根本沒有經歷過飛翔階段。後來,科學家們在南極發現了一種類似企鵝的動物化石,它高約1米、體重有9千克,具有兩棲動物的特徵。這個發現似乎印證了孟茲比爾的猜測。

1981年,日本也發現了一種類似企鵝的海鳥化石。專家認爲,這是一種距今3000萬年、不會飛的原始企鵝的化石,或許它就是現代企鵝的史前祖先。

近年,鳥類學家在研究了北半球的海鴉化石的構造之後提出,距今3000萬年前美洲沿岸生活的一種海鴉可能與企鵝的起源關係密切。這種已滅絕了的海鴉也是一種不會飛行的海鳥。科學家們認爲,儘管企鵝與海鴉,一個生活在南半球,一個生活在北半球,但它們骨骼形體卻有許多相似之處。

從以上證據來看,企鵝的祖先就是一種不能飛翔的動物。但是,有些動物學家對此持不同看法。他們依據多年積累的研究資料,斷言企鵝的祖先應該是會飛行的。因爲從現代企鵝的身體結構上依然能找到它們會飛翔的遠祖遺留給後代的烙印。

生活習性:

海洋之舟是哪種動物的別稱 被稱作海洋之舟的是企鵝還是海豚 第3張

企鵝

捕食

企鵝以海洋浮游動物,主要是南極磷蝦爲食,有時也捕食一些腕足類、烏賊和小魚。企鵝的胃口不錯,每隻企鵝每天平均能吃0.75公斤食物,主要是南極磷蝦。因此,企鵝作爲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着重要作用。企鵝在南極捕食的磷蝦約3317萬噸,佔南極鳥類總消耗量的90%,相當於鯨捕食磷蝦的一半。

性情

企鵝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儘管企鵝的外表氣度不凡,顯得有點高傲,甚至盛氣凌人,但是,當人們靠近它們時,它們並不望人而逃,有時好像若無其事,有時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時又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唧唧喳喳。那種憨厚並帶有幾分傻勁的神態,真是惹人發笑,也許,它們很少見到人,是一種好奇的心理使然吧。

企鵝能在水中靈活而又輕鬆地遊動,但是這種能力或許抵消了它們飛行的能力。

游泳

企鵝是典型的海鳥,它雖然不會飛,但是游泳的本領在鳥類中是超級選手。許多水鳥游泳是靠長有蹼的雙腳在水中划動而前進,企鵝的腳雖然也長有蹼,卻只用來當做控制方向的舵,前進的力量全靠那雙船槳般的翅膀,在水中振翅飛翔。

企鵝游泳的速度非常快,皇帝企鵝一小時可遊約十公里,白頂企鵝則有一小時遊三十六公里的紀錄,是所有鳥類中游得最快的。企鵝常常用海豚式游泳,也就是潛泳一段距離,露出水面換氣後,再潛下去繼續遊。事實上,企鵝也是鳥類當中的潛水冠軍,它曾有潛入水中18分鐘,和潛入水下265米的紀錄。

透過觀察與企鵝緊密相關的海鳥,科學家們確定,適合於飛行的翅膀並不適合潛水和游泳。長期以來都有幾個理論解釋爲什麼企鵝無法飛行。一個觀點認爲,一些物種是因爲缺乏地面的捕食者而失去了飛行能力。另一個觀點是一種生物力學假設:當鳥類飛行和潛水的時候,它必須使用翅膀進行兩種不同的工作。從生物力學假設,無法打造出同時擅長這兩種工作的翅膀。

企鵝曾經面臨一種進化選擇,是選擇在空中飛行還是選擇在水下靈活遊動。通常隨着翅膀在企鵝潛水時變得越來越高效,它們的飛行能力就變得越來越弱。在某一時刻,飛行就變得非常費力,因此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棄飛行,而且讓翅膀縮小成爲鰭狀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