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地震還會有餘震嗎 地震後還有餘震嗎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16W

導語: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遇到地震的時候不要恐慌,做到震時就近避險,震後快速疏散。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關於地震的知識,那麼,下面來看看,地震還會有餘震嗎?地震後還有餘震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方面有關的內容,以下內容值得大家一看。

地震還會有餘震嗎

地震還會有餘震嗎 地震後還有餘震嗎

地震

地震可能還會有餘震,但不一定每個地震都有餘震。

餘震是在主震之後接連發生的小地震。餘震一般在地球內部發生主震的同一地方發生。通常的情況是一次主震發生以後,緊跟着有一系列餘震,其強度一般都比主震小。餘震的持續時間可達數月,甚至上百年。

地震主要起因於地殼上大陸板塊彼此相對移動產生的壓力累積。主震發生過後的一段時間跨度內,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開一定距離,可發生稱爲餘震的二次震動。科學家認爲餘震產生於主震引起的“靜態壓力”改變,因爲似乎只有它能夠具有產生餘震的這種機制。

前震、主震、餘震是地核移動的表現形式(應力積累釋放除外),地震開始移動,岩漿就發生波動,推動地殼振動,稱爲前震;岩漿發生頂頭峯時產生的振動是主震,殘餘岩漿的波動,地核的復原間接的推動地殼振動是餘震。

由於地核的復原比原先移動的動量大,故餘震比前震大。地震前後相當於岩石蠕動應變恢復過程。前震、主震、餘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現象。

國外很多人把時間間隔不大、同一地點的地震分別列爲次數是不對的,沒有認識到地核移動的根本規律,也有的餘震間隔數天,這是地震時有一部分能量儲存在地殼下,積累多了就釋放出來,是地震時的應力釋放。

地震還會有餘震嗎 地震後還有餘震嗎 第2張

  地震圖片

識別謠言,科學減災

地震發生後,都會伴隨有謠言的產生,擾亂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

在我國,只有政府有權發佈地震預報,因此任何其它形式的“地震預報”都不可靠。所以,對待地震謠言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並及時報告。

另外,要加大輿情監控與引導工作,高度重視新聞發佈工作。

地震還會有餘震嗎 地震後還有餘震嗎 第3張

地震圖

地震來了如何自救?

地震應急避險應該分爲兩個步驟:

震時就近避險(避震三部曲:伏地、掩護、抓牢)

地震時不要慌,房屋倒塌與墜落物傷害比起來,前者是小概率事件,不要馬上跑,防止被砸傷。要記住“伏地、掩護、手抓牢”,等搖晃停止後,迅速有序撤離。不要坐電梯,更不要跳樓。

震後快速疏散

震後疏散的目的是防止緊隨主震的餘震引起房屋倒塌造成的傷害,以“有序、安全、快速”爲原則。

當建築物抗震性能一般及以下時,最好的方法是趕快離開。要做的是儘快轉移到室外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果由於外界條件實在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仍然選擇引導就近躲藏。

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地震中從坍塌房屋中搶救出來的倖存者,八成得益於家人及鄰居的救助,我國唐山大地震亦如此。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這一數據高達九成。

自救

當身體已遭地震傷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煙塵對自己造成二次傷害。儘量躲到不容易坍塌的地方,設法用磚頭等支撐上方不穩定的重物,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

同時要發出一些聲音來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可以用堅硬的物體敲擊。但注意不要大聲呼救,儲存好體力。

互救

在震區,家庭、鄰里之間的自救和互救,也是減少地震人員傷亡的有效手段之一。

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尋找被壓埋的人。互救時一定不要急躁,千萬不要強拉硬拽,避免出現更糟的狀況。人宜用“先頭部、後身體”的方法。找到被埋壓者時,首先要清除TA嘴裏和鼻子裏的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