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 立夏和夏至有何不同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1.86W

導讀:立夏和夏至都是夏天的節氣,對於不懂得朋友來說,立夏和夏至是一樣的,其實不然,這兩個節氣並不一樣,而且在時間順序上,先是立夏再是夏至,中間還隔了小滿和芒種兩個節氣。那麼關於立夏和夏至的區別,你知道立夏和夏至有何不同嗎?接下來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 立夏和夏至有何不同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

立夏是表示夏天的開始,“立”是建立,立足的意思,立夏一般在每年的5月5~7日。

夏至是夏季的中間點,“至”是極致、最高的意思,例:至高無上。夏至一般在每年的6月21~23日。

立夏和夏至有何不同

1、時間跨度、太陽執行角度不同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爲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爲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每年5月5日或6日迎來立夏。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執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2、氣候特徵不同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 立夏和夏至有何不同 第2張

  立夏和夏至有何不同

“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溼害。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多數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溼,冷、暖空氣團在這裏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

3、風俗習慣和飲食特色不同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 立夏和夏至有何不同 第3張

  立夏和夏至有何不同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爲蛋形如心,人們認爲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爲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裏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着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麥糉”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糉、角黍、李子、餛飩、湯麪等。《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糉,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糉”,而且將“麥糉”作爲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擀麪爲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冬至餛飩夏至面: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麪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麪條品種多,如陽春麪、幹湯麪、肉絲麪、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麪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麪和炸醬麪。“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麪也有嘗新的意思。”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 立夏和夏至有何不同 第4張

立夏熱還是夏至熱

立夏熱還是夏至熱

夏至的氣候要比立夏更爲炎熱。

立夏只是標誌着夏天的開始,此時氣候還不是很炎熱,所以,相比之下夏至要熱得多,民間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三伏天正是由夏至日開始的,夏至日之後就到達了全年氣溫最爲炎熱的一段時期。

夏至前熱還是夏至後熱

夏至後溫度比較炎熱。

夏至前溫度開始逐漸變得炎熱起來,但還不是很熱,夏至日是傳統三伏天的開始,也是北半球夏季的開始,此時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比地面反輻射的熱量要多,故氣溫會持續性的升高,所以,夏至後溫度還會持續升高。

Tags:立夏 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