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驚蟄的由來與習俗 驚蟄節氣有哪些習俗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2.23W

導語:驚蟄節氣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在很久以前小編也是不知道的,後來知道了是因為這個驚蟄節氣有一個很逗比的傳統習俗,打小人。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被小人收拾的經歷,在驚蟄這天人們就打小人,希望以後的日子都離這些小人遠遠地,過上舒舒服服的日子。今天我們就來説説驚蟄的由來與習俗

驚蟄的由來與習俗 驚蟄節氣有哪些習俗

驚蟄的由來與習俗 驚蟄節氣有哪些習俗

驚蟄的由來與習俗 驚蟄節氣有哪些習俗

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驚蟄也被稱為二月節,顧名思義就是農曆二月的節日,但也不是絕對的,比如今年的驚蟄就出現在正月。

古人云,蟄者,藏也。寒冷的冬天,昆蟲、小動物藏入土中冬眠,古人稱之為“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這樣描述驚蟄的: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意思是説大地回暖,春雷乍動,萬物重生,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古人將驚蟄15天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桃始華”的意思是桃花開始盛開,“倉庚鳴”的意思是黃鸝開始鳴叫,“鷹化為鳩”的意思是鷹變成了鳩。

當然,動物之間是不會相互變化的,鷹也不會變成鳩,古人只是看不到鷹了,發現鳩逐漸多起來,就誤認為是“鷹化為鳩”。

在古代,人們還有一種錯誤的認識,普遍認為冬眠的動物是被春雷震醒的。古人受百蟲被春雷震醒這一認識的誤導,於是將這一天稱之為“啟蟄”。

這個名稱一直用到漢朝皇帝漢景帝劉啟的時代,為了避皇帝名諱,才將“啟蟄”改為“驚蟄”。後來雖然經歷了一次次改朝換代,但由於驚蟄聽起來更響亮生動,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驚蟄節氣有哪些習俗

驚蟄的由來與習俗 驚蟄節氣有哪些習俗 第2張

驚蟄節氣有哪些習俗

祭拜雷公

過去老家不少村子裏都有銅器社,到了驚蟄日這天,自發組織起來的農人們敲鑼打鼓,熱火朝天打銅器,震耳欲聾的擂鼓聲與轟隆隆的雷聲頗有幾分相似,故而這些鄉間的娛樂活動也被農人們視作是祭拜雷公。

驚蟄日裏話雷公,自然少不了電母的話題,正所謂夫唱婦隨。在民間,電母又稱金光聖母、閃電娘娘,在傳説故事中是雷公的妻子,主管閃電。據學者考證,電母來源於民間的雷神信仰。

在民間傳説中,早期的雷神除負責打雷外,還行使着本屬於電母的職責——閃電,後來人們逐漸將雷神的閃電這一職責分離出來,由電母專司其職,於是形成了雷公主管打雷、電母主管閃電的共識。

祭白虎

祭白虎主要在廣東一帶。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既可怕又可敬的動物。

一方面它兇猛無比,能夠辟邪,因而古書説:“畫虎於門,鬼不敢人。”同時老虎是食肉動物,經常會殘害家禽家畜和人。廣東人認為,蟄伏的動物被春雷驚醒後 開始覓食,這時候白虎也會從山中出來覓食,為了保一年平安,就要在驚蟄這天祭白虎。白虎一般用黃紙做成,身上帶有黑紋,口有撩牙。做好的白虎放在神壇前, 拜祭時,把塗有豬血的肥豬肉抹在老虎的嘴巴上,寓意“吃足油水,就不會張口傷人了”。這一習俗現在還很盛,很多廟宇都安置了祭白虎的下壇,每到驚蟄,特別 是中老年人就會手拿祭品,排隊祭白虎。有些人還拿鴨蛋喂虎,同時口裏唸叨“好人近身,小人遠離”。

打小人

驚蟄節為什麼要打小人呢?打小人源於驅蟲。 春雷驚醒了害蟲,每到這一天,農户就要拿着掃帚到田間舉行掃蟲儀式;同時還要手持清香、艾草,薰家裏的每個角落,希望能夠驅走蛇、蟲、蚊、鼠等。打小人就 源於驅蟲。人們認為小人就好像害蟲,驚蟄後也開始出來活動。到廟裏打小人,就可以把小人、惡鬼等統統趕走,一年中都會順順利利,不受小人的糾纏。打小人一 般是拿拖鞋用力拍打地上的紙人,打完後還在紙人身上踩上幾腳。

驚蟄的由來與習俗 驚蟄節氣有哪些習俗 第3張

驚蟄習俗

炒蟲

有些地方還有“炒蟲”習俗,就是把芝麻、黃豆等放在鍋中爆炒,比如廣西的瑤族炒玉米、江蘇瓜洲炒糯米、陝西人炒黃豆、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麥子,都是取“炒蟲”“驅蟲”之意,為的是滅蟲除害。炒好了,全家人圍在一起大吃,還要大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

吃梨

驚蟄還有吃梨的習俗。這是因為驚蟄後天氣明顯變暖,人們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這時吃梨,對身體很有滋 養作用。梨子的吃法很多,可以生吃、可以蒸、可以榨汁,如果咳嗽厲害,還可以用冰糖蒸梨。一方面要吃梨子,另一方面要儘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胡 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