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8清明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8年清明節是幾月初幾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2.76W
2018清明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8年清明節是幾月初幾

導語:我們都知道清明節是屬於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那麼按道理講清明節應該和中秋節這樣的節日一樣,是一個用農曆計時的節日才對,可是既然是農曆的節日那麼,2018清明是農曆幾月幾日?面對這個問題很多朋友估計要蒙圈了,只知道公曆4月5日是清明節的,沒想過2018年清明節是幾月初幾啊!那麼清明節是在農曆哪一天呢,下面告訴你。

2018清明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8年清明節是幾月初幾

2018清明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8年清明節是幾月初幾

2019年清明的日期:2019年04月05日 星期五

農曆時間:己亥年(豬年)三月初一

一、清明節到底是屬於公曆的,還是屬於農曆的?

史料證明,在公曆使用之前(公曆1912年以前)中國早就有清明節了,而那時農曆是中國官方使用的歷法,所以清明節很顯然就是農曆的,是按農曆曆法計 算的。

二、即然清明節是屬於農曆的,那麼清明節到底在農曆的哪一天?

清明節在農曆清明日那天,即太陽視黃經為15度的那天。因為農曆是嚴格的天文年曆性質的太陽曆和月亮歷的結合的合集,節氣和陰曆都是它的組成部分。

節氣也是農曆的歷日,標度太陽視位置,但是它卻不用農曆某月某日的格式表示,它用節點的形式來表示,因為在嚴格上來説,天文學上的陽曆是沒有“月”的概念 (公曆的月是從陰曆“借用”的,只是一個歷年簡單的分段,是歷年的“附屬”,天文意義不強),月是陰曆上的概念。

現代人已習慣於“某月某日”式的日期格式 了,凡一説日期就一定要問個“幾月幾日”,而對農曆的“節點”式的日期格式不習慣了(試想如果公曆不分所謂的“月”,直接從公曆新年開始計1日一直到年底計365日或閏年時有366日時該怎樣?)。雖然農曆規定清明節氣為農曆三月節氣,但是它卻出現在農曆二月十四至農曆三月十六之間。

2018清明是農曆幾月幾日 2018年清明節是幾月初幾

清明與清明節

清明節氣

清明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節日起源

清明節節日起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户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説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於此期間掃墓。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