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健康生活 > 生活

大宋皇帝順序表及名字是怎樣的 宋朝皇帝順序列表及具體介紹

欄目: 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9.12K

宋朝一共有18個皇帝,分別是:趙匡胤、趙光義、趙恆、趙禎、趙曙、趙頊、趙煦、趙佶、趙桓、趙構、趙昚、趙惇、趙擴、趙昀、趙禥、趙㬎、趙昰、趙昺。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啓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大宋皇帝順序表及名字是怎樣的 宋朝皇帝順序列表及具體介紹

1、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

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2、宋太宗趙光義(939-997年)

太祖逝世後,38歲的趙光義登基爲帝。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納土歸附。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歲的宋太宗去世,廟號太宗,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

3、宋真宗趙恆(968-1022)

997年繼位,1022年逝世,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真宗後期,以王欽若、丁謂爲相,二人常以天書符瑞之說,熒惑朝野,帝亦淫於封禪之事,朝政因而不舉,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內憂外患”問題日趨嚴重。

4、宋仁宗趙禎(1010年-1063年)

1023年即帝位,時年13歲。1063年逝世於汴梁皇宮,享年53歲。在位時候宋朝面臨官僚膨脹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對外戰爭卻又屢戰屢敗,雖然西夏已向宋稱臣,但邊患危機始終未除。後來雖一度推行“慶曆新政”,但未克全功。

5、宋英宗趙曙(1032年-1067年)

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實,後改名趙曙,太宗曾孫,濮王允讓之子。英宗在位期間,任用舊臣韓琦等人,不想改革,但與遼國和西夏沒有發生戰爭。1067年,病逝於宮中福寧殿。在位四年葬於永厚陵,陪葬有高後、狄青、楊延昭等。

6、宋神宗趙頊

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後,由於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且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以期振興北宋王朝,史稱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由於改革操之過急,不得其法,最終失敗收場,不過神宗還是維持新法將近二十年。

7、宋哲宗趙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

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傭,曾被封爲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時立他爲太子,元豐八年,神宗死,趙煦登基爲皇帝,是爲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享年24歲。

8、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

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他自創一種書法字型被後人稱之爲“瘦金書”,另外,他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一個類似拉長了的“天”字,據說象徵“天下一人”。

9、宋欽宗趙桓(公元1100-1156年)

是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長子。宣和七年十二月金人南下大舉入侵時,徽宗禪位於他,在位1年零2個月。爲人優柔寡斷,反覆無常,對政治問題缺乏判斷力。靖康之變時被金人俘虜北去,南宋紹興二十六年病死於燕京,終年57歲,葬於永獻陵。

10、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1107-1187)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後,於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絕主戰派抗金主張,南遷至紹興、臨安,建立南宋政權。統治期間,雖迫於形勢以岳飛等大將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檜。後以割地、納貢、稱臣等屈辱條件向金人求和,殺害岳飛。

11、宋孝宗趙昚(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紹熙五年六月初九)

他是宋高宗養子,原來是太祖趙匡胤的次子趙德芳的六世孫。父親爲秀安僖王趙子偁。由於高宗的唯一兒子元懿太子夭折後再沒有嗣子,所以只好從其他宗族中選擇後繼者。

12、宋光宗趙惇(1147年-1200年)

南宋第三位皇帝,廟號光宗,在位5年,享年54歲,死後諡號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13、宋寧宗趙擴(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

紹熙五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趙擴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爲“慶元”。宋寧宗在位30年,享年55歲。其統治期間內,宋朝比較安定,百姓比較富裕,還恢復了理學地位。去世後諡號爲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14、宋理宗趙昀(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

在位40年,享年60歲。趙昀,紹興府人,宋皇室宗戚,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原名趙與莒,1222年被立爲寧宗弟沂王嗣子,賜名貴誠,1224年立爲寧宗皇子,賜名昀。宋寧宗逝世後,趙昀被權臣史彌遠擁立爲帝,史稱“宋理宗”。

15、宋度宗趙禥(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

宋理宗沒有兒子,收其爲養子,先後封爲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260年,被立爲太子。理宗於景定五年10月病死,他於同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爲“鹹淳”。宋度宗在位10年,享年35歲,死後葬於永紹陵,諡號爲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16、宋恭帝趙隰(1271年-1323年)

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趙昰的弟弟,宋末帝趙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爲嘉國公、左衛上將軍等,諡號恭皇帝,無廟號(一說廟號恭宗)。

17、宋端宗趙昰(公元1269-1278年)

南宋第八位皇帝,廟號端宗,諡號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稱宋帝昰。

18、宋衛王趙昺(1272年-1279年)

漢族,南宋亦是宋朝最後一位皇帝,在位2年,享年8歲。南宋於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戰中被元軍大敗,全軍覆滅,陸秀夫遂背時年8歲的趙昺跳海而死,張世傑、楊太妃等人也相繼投水殉國。南宋最後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