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安徽銅陵地理環境

欄目: 城市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7.62K

銅陵市位於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東南與繁昌縣接壤,西距安慶市90公里左右,南與青陽縣、南陵縣交界,西南與池州市毗鄰,西北一江之隔是無爲縣,距省會合肥市123公里。

安徽銅陵地理環境

地層:銅陵境內地層出露從早古生代奧陶紀開始,直至新生代第四紀,經歷了5億年的漫長曆史地質年代形成的,基本上沒有發生區域變質。

岩石:銅陵地區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三大巖類都有分佈。沉積岩總厚度大於4262米,劃分爲10系28個組地層單位。岩漿岩包括侵入岩和噴出巖,侵入岩共有49個巖體,地表出露面積59平方公里。噴出巖從基性到酸性都有。變質岩主要爲接觸變質和熱變質岩,分佈巖體周圍,寬度數米至百餘米,僅少數可達1公里。

沉積岩以灰巖、砂岩、頁岩爲主,硅質岩、白雲岩、礫岩次之,還有少量的錳質巖和煤層。

岩漿岩主要是從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燕山運動發生大規模岩漿侵入~噴發作用,形成的侵入岩體、次火山岩和噴出巖。按其二氧化硅含量又可分爲酸性巖、中性巖和基性巖三類。

變質岩,主要侷限於侵入岩體與周圍岩石接觸的地帶,主要有矽卡巖,大理巖和角巖。


構造

1、褶皺境內印支期形成的褶皺分爲金口嶺向斜、銅官山背斜。大通--順安復向斜、永村橋背斜、舒家店背斜、新屋裏復向斜;大通--順安復向斜中分爲陶家山向斜、青山背斜、朱村向斜;新屋裏復向斜包括鳳凰山向斜、仙人衝背斜、元寶山向斜。燕山期形成的褶皺中分村復向斜,其主體已出銅陵地界,境內僅見其中次一級的褶皺八分村背斜的南西端一小部分。喜山期形成的褶皺有汪家村向斜。

2、斷裂境內已知斷層共有143條,依據地層與地層,巖體相互之間的切割、控制和覆蓋情況,並考慮裂隙形成時的相互關係和褶皺之間的關係。境內斷裂可分爲印支--燕山早期,印支-一燕山中期,印支--燕山晚期和喜山期4個形成時期。此外,尚有18條規模較小、切割岩層的關係不明確,難以查明時代的斷層組合關係。

區內節理以剪節理爲主,往往呈"X"形出現,志留系--三迭系地層中以走向北東及北西的兩組節理爲普遍,而近南北及東西走向的節理極少;朱羅系--白堊系的火山岩地層中以走向近南北和近東西的兩組節理爲主;第三系地層中以北東走向的節理爲主。

3、地殼演化歷史銅陵在地質歷史上經歷了長期的淺海沉積,多次地殼運動造成了褶皺和斷層構造,並在此基礎上發生了岩漿活動,形成了豐富的內生有色金屬礦藏,以後,又經過多次的地殼擡升和剝蝕夷平作用,才逐漸成爲今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