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舉案齊眉中的案指的是什麼 成語舉案齊眉中的案是什麼意思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1W

導語: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舉案齊眉”這個成語,但並不太瞭解其含義。尤其對於該成語中的一些字,更是不知道其原始意思。其中,舉案齊眉中的案字實際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個物品。那麼,你知道舉案齊眉中的案指的是什麼嗎?到底成語舉案齊眉中的案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了解。

舉案齊眉中的案指的是什麼 

舉案齊眉中的案指的是什麼 成語舉案齊眉中的案是什麼意思

舉案齊眉中的案

盛放食物的托盤。舉案齊眉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梁鴻傳》:“(鴻)爲人賃舂,每歸,妻爲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這裏的案是指盛放食物的托盤。

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的梁鴻,是一位名士,他不貪戀富貴,與妻子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故事廣爲流傳,成爲夫妻恩愛的楷模。

梁鴻,字伯鸞,扶風人,幼年喪父,家道貧寒。後來到太學學習,讀書十分刻苦,博覽羣書,融會貫通。學成之後,在上林苑中放豬。

有一次他不小心失火,火勢波及別的人家。梁鴻就主動上門賠償。然而,他把自己所有的豬都賠給了對方,那家的主人還認爲不夠。梁鴻說:“我再也沒有其他財物了。我願意做工抵債。”主人答應了。於是梁鴻就在他家做工。他從早到晚,毫不懈怠。鄰居的幾位老者看到這種情況,深感梁鴻是個不一般的人,就一起去責備那家的主人,認爲他做得太過分了,並且稱讚梁鴻是位長者。那位主人也開始敬重梁鴻,並且把那些豬全都還給了他。梁鴻不要.離開上林苑便迴歸鄉里。

許多人都很敬重梁鴻的人品,爭着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梁鴻一個一個地都回絕了,一直沒有娶妻。同縣孟家有一個女兒。身體肥胖,容貌醜陋。面色黝黑,可是力氣很大,能把石臼舉起來。由於她過於挑剔,三十歲了還沒選好配偶。父母問她:“你到底要嫁給什麼樣的人呢?”孟女回答說:“我要嫁給德行文才像樑伯鸞那樣的人。”這話傳到梁鴻的耳朵裏,他立刻下聘禮,求娶孟女爲妻。

孟女自然十分高興,讓家裏人準備陪嫁,都是布衣、麻鞋等家常衣着和耕種、紡織的種種工具。等到出嫁那天,才盛裝打扮走進樑家。婚後七天,梁鴻不和孟氏講話。孟氏感到奇怪,又感到委屈,就跪在牀下說:“妾聽說夫子重氣節操守,曾經回絕過許多女子的求婚。妾也是婚事屢遭挫折,幾個男子提親都沒有答應。如今被夫子選中。卻不知什麼地方有所得罪?”

舉案齊眉中的案指的是什麼 成語舉案齊眉中的案是什麼意思 第2張

舉案齊眉故事

梁鴻說:“我所求的妻子是穿粗布衣服、能吃苦的人,這樣的人才能和我一起隱居山林之中。現在你身上穿着精美的絲綢衣服,臉上濃施粉黛,這種樣子正是我不願看到的,所以感到失望。”

孟氏說:“妾只是試探一下夫子的好惡,觀察一下夫子的志向。既然如此,妾當換裝。其實,妾早就備下了隱居的服裝。”

於是,她把頭髮梳成椎髻,穿上粗布衣服,開始操持家務勞作。梁鴻一看,頗爲高興,稱讚道:“這才真正是梁鴻的妻子,這是能侍奉我與我偕老的人。”

說罷,他給妻子取名叫孟光,字德曜。

住了一段時間,孟光對梁鴻說:“過去時常聽夫子講想隱居山林以躲避禍害,現在怎麼也不提此事了?莫非是想低頭俯就,出世爲官嗎?”

梁鴻說:“你說得不錯,我梁鴻怎能出世爲官呢!”

就這樣,夫妻一起進人霸陵山隱居,耕田紡織、讀書彈琴,日子過得閒適而有情趣。梁鴻在隱居期間,仰慕前代高士,爲商山四皓以來的二十四隱者作頌。

後來,梁鴻又東出函谷關,過京都洛陽,他目睹宮苑的盛大和百姓的困苦,深有所感,作《五噫歌》:

陟彼北邙兮。噫!顧覽帝京兮,噫!

宮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

漢章帝聽說這首詩之後,認爲這是在發牢騷,抨擊朝廷,很不高興,下令捉拿梁鴻。可是梁鴻夫妻避開了。爲減少麻煩,梁鴻更名改姓,和妻兒居住在齊魯地區。不久,又避居吳地,投奔一個富庶之家,過着男耕女織的生活。每當梁鴻回家時,孟光總是託着放有飯菜的盤子,託得跟眉毛齊平,恭敬地送到粱鴻面前,以示對丈夫的尊敬。而梁鴻也很有禮貌地用雙手去接。他們這種夫妻相互敬愛傳爲佳話。成語“舉案齊眉”即由此而來,意指夫妻恩愛,相敬如賓。

成語寓意:

舉案齊眉中的案指的是什麼 成語舉案齊眉中的案是什麼意思 第3張

舉案齊眉

故事中的梁鴻選樸素的盂光爲妻,兩人共同勞動,互助互愛,婚姻美滿,堪稱典範。

中國古代先賢在弘揚禮德時認爲,人與人之間的敬讓,正是知禮守禮的表現。《禮記》中說,如果心胸廣闊坦蕩而不過分,那就是真正把《樂》學好了;如果端莊恭敬而不煩瑣,那就是真正把《禮》學好了。梁鴻夫妻修有懿德,學有知識,生活中相敬如賓,其文質彬彬正如陸游《讀後漢書》所嘆:“賃春老子吾所慕,垂世文章寧在多?詩不刪來二千載,世間惟有五噫歌。”

禮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主要功用與價值在於“和”。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對人以恭敬,自身以莊重,這樣才能得以尊重;心中懷有恭敬之情,行之以恭敬之禮,與人相處應有無人不如己的謙虛心態,這種內在素質和外在風度的統一,文質彬彬,有敬有讓,纔是理想人格的風範。敬是禮的靈魂,敬生禮,禮生和,和爲貴。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敬讓,是源於內心的仁愛,也是對對方人格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