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冬天爲什麼不打雷 打雷的形成原理是什麼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9.88K

導語:我們很少見到冬季打雷,到底冬天爲什麼不打雷呢?實際上,打雷是一年四季都有的現在,冬季也會有,但就是比較罕見罷了,至於爲什麼冬季很少見到打雷,我們需要了解打雷的形成過程。那麼打雷的形成原理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

冬天爲什麼不打雷

冬天爲什麼不打雷 打雷的形成原理是什麼

冬天打雷

冬季會打雷,只是比較少。若受到強盛的暖溼氣流影響,遇強冷空氣,低層暖而潮溼的空氣被強迫擡升,產生了強烈的對流,爲雷電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也就在“立冬”後出現了“雷打冬”。

打雷的形成原理:

簡單的就是空氣流動,引其摩擦起電,空氣互相摩擦就會帶電,平時都是靜電。下雨時,不同雲團相互碰撞就會產生放電現象——就是雷電。

雷電是雲內、雲與雲之間或雲與大地之間的放電現象。一般在夏季的午後,由於太陽輻射的作用,近地層空氣溫度升高,密度降低,產生上升運動,在上升過程中水汽不斷冷卻凝結成小水滴或冰晶粒子,形成雲團,而上層空氣密度相對較大,產生下沉運動,這樣的上下運動形成對流。在對流過程中,雲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發生碰撞,吸附空氣中游離的正離子或負離子,這樣水滴和冰晶就分別帶有正電荷和負電荷,一般情況下,正電荷在雲的上層,負電荷在雲的底層,這些正負電荷聚集到一定的量,就會產生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猛烈的放電現象,這就是雷電的形成過程。雷電電荷在放電過程中,產生很強的雷電電流,雷電電流將空氣擊穿,形成一個放電通道,出現的火光就是閃電。在放電通道中空氣突然加熱,體積膨脹形成爆炸的衝擊波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

雲內和雲與雲之間的放電,叫雲間閃電或雲閃,雲與大地之間的放電,叫雲地閃電或地閃。雲閃因其不能到達地面,一般不會對人類活動造成影響,對人類活動造成影響的主要是地閃。地閃發生時,產生的雷電流從雲中泄放到大地,在其泄放通道上造成的危害即雷擊災害。當雷電流從雲中泄放到大地時,直接打在建築物、構築物及人畜身上,產生電效應、熱效應和機械力,造成毀壞和傷亡,稱之爲“直擊雷”;當雷電流從雲中泄放到大地時,在其泄放通道周圍產生電磁感應向外傳播或直接透過導體傳導,導致在影響範圍內的金屬部件、電子元件和電氣裝置,受到電磁脈衝的干擾而毀壞,稱之爲“雷擊電磁脈衝”。我國是雷擊災害多發地區,每年都會因雷擊災害造成衆多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做好防雷減災工作,將雷擊災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尤爲重要。

關於打雷的諺語:

冬天爲什麼不打雷 打雷的形成原理是什麼 第2張

打雷

春雷不發冬雷不藏,兵起國傷。

春正月雷,民不炊,爲喪爲疫。

二月雷不鳴,百果不實,小兒多死。

三月雷不鳴,秋多盜賊。

夏三月不聞雷,五穀不成,人疾病。

四月雷不鳴,軍令不行,臣專政。

五月雷不鳴,大臣卒,五穀減半。

六月雷不鳴,蝗蟲生,民不安。

秋三月冬三月雷鳴,兵起,客利主人不利。

秋雷大鳴,五穀不實。

立冬雷發聲,秋糶貴。

冬雷震動,萬物不成,蟲不藏,常兵起。

冬至日雷,天下大兵,盜賊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