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科學家發現一顆大質量恆星 距離地球11000光年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3.01W

導語:恆星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它是由非固態、液態、氣態的第四態等離子體組成的。由於它距離地球太遠,因此只有藉助特殊工具和方法才能觀測它們。日前,科學家透過最新研究發現來了一顆大質量的年輕恆星,該恆星距離地球11000光年。據悉,此次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好的瞭解大質量的年輕恆星是如何誕生的。

恆星是由非固態、液態、氣態的第四態等離子體組成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在110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年輕的恆星,這顆星球的質量大約爲太陽的30倍,卻依然在從孕育它的分子云中吸積物質,當達到成年期後質量可能還會更大。由劍橋大學帶領的一隊研究團隊確認了一個質量極大的恆星在誕生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並且發現從旋轉的氣體和塵埃圓盤中形成的恆星質量都很小。

研究人員發現的這顆原恆星位於紅外暗星雲中,這是宇宙中一塊十分寒冷且稠密的區域,有益於恆星誕生。然而,這塊富饒的區域很難用普通望遠鏡觀測到,因爲年輕的恆星都被濃厚且不透明的氣體與塵埃包圍着。不過,透過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MA)和央斯基甚大陣(VLA),研究者們得以透過稠密的雲團看到裏面的恆星孕育場。

透過測算,研究者們得以確認“開普勒式”的圓盤,其圓盤中心的旋轉速度比邊緣快得多。

透過測算從恆星周圍發射出的輻射總量,以及辨別氣體中各種不同的分子特徵,研究者們得以確認“開普勒式”的圓盤,其圓盤中心的旋轉速度比邊緣快得多。來自劍橋大學天文學院的John Ilee表示,太陽系中也存在這種類型的旋轉,靠近太陽的內行星的自轉速度比外行星更快。在一顆年輕的大質量恆星周圍發現這樣的圓盤意義重大,因爲這意味着大質量恆星與低質量恆星的形成方式類似。

研究該項目的學生Pooneh Nazari表示,我的工作包括對觀測數據進行初步研究,並編寫用來測算中央恆星質量的軟件。透過研究觀測數據,研究團隊測算出這顆原恆星的質量超過太陽的30倍。另外,這顆恆星周圍的圓盤質量也很大,大約是太陽的2-3倍。聖安德魯斯大學的Duncan Forgan博士表示,理論計算表明,圓盤下層的氣體和塵埃可能還有更多物質,甚至它的質量可能大到足以使它在引力作用下分裂,形成一系列質量更小的原恆星。

接下來,研究者們打算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天線陣(ALMA)觀測這塊區域。這個功能強大的設備能夠觀測到所有可能存在的伴星,並有助於科學家們更好的瞭解宇宙中質量較大的恆星是如何形成的。

相關連結

科學家發現磁場對於恆星形成具有至關作用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嚴重缺少年輕恆星

研究發現:約20多顆超高速恆星正逐漸逃離銀河系

科學家發現一顆大質量恆星 距離地球11000光年
掃碼關注公衆號

科學家發現一顆大質量恆星 距離地球11000光年 第2張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