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2018年龍擡頭是哪天 今年龍擡頭是什麼時候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3.36W
2018年龍擡頭是哪天 今年龍擡頭是什麼時候

導語:龍擡頭你知道嗎,其實在以前小編也是不瞭解的,甚至連這個二月二到底是不是節日都不能準確定位,龍擡頭如果不是節日,也不是節氣,那麼二月二龍擡頭是什麼意思?還有今年龍擡頭是什麼時候?龍擡頭有什麼傳統習俗呢?想了解2018年龍擡頭是哪天下面就請關注龍擡頭的相關資訊吧!

2018年龍擡頭是哪天 今年龍擡頭是什麼時候

2018年龍擡頭是哪天 今年龍擡頭是什麼時候

2018年龍擡頭是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農曆二月初二

戊戌年(狗年)乙卯月己酉日

二月二,龍擡頭”的的原因

爲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擡頭呢?因爲農曆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這時陽氣上升,大地復甦、草木萌動,農民們就要春耕、播種了,非常需要土壤溼潤,保有水分。這時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寶貴了,所以有“春雨貴如油”之說。從節氣上說,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春分”之間,這是個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時期,人們多麼希望透過對龍的祈求行爲來實現降雨的目的。 爲什麼是龍“擡頭”呢?因爲二月初處於驚墊前後,蟄伏一冬的各種動物又恢復了活力,該有所活動了。龍擡頭了,意味着龍也行動起來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職責了。不過,這種說法是一般人對“二月二龍擡頭”的通常解釋,通俗易懂。然而對於“龍擡頭”還有古代天文學方面的解釋,這往往被人忽略。 古人以爲地球是不動的,是太陽在運動。早在春秋時期甚至更早,人們就把太陽在恆星之間的週年運動軌跡視爲一個圓,稱爲黃道。再利用某些恆星把這個圓分爲二十八個等分,形成28個區間,稱爲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如果觀察月亮的執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二十八宿輪流住完,大約一個月,所以稱“宿”。把這28宿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平分,每個方位便有七個宿。對這二十八宿,都給它們起了名字。在東方的7個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們構成一組,稱之爲東方蒼龍。其中角宿象徵龍的頭角,亢宿是龍的頸,氐宿是龍的胸,房宿是龍的腹,心宿是龍的心,尾宿、箕宿是龍的尾巴。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地平線下,黃昏以後也看不見它們。至二月初,黃昏來臨時,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擡頭。《說文解字》在解釋“龍”字時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都是指這蒼龍7宿在天空的隱現變化,並非是真有一條動物之龍在變換。“春分而登天”是指春分時期,角宿開始出現在天空,東方蒼龍初露頭角,即是龍擡頭。

2018年龍擡頭

龍擡頭有什麼傳統習俗

恭祭華胥氏過“龍頭節”,充滿了崇拜龍的思想觀念,以爲龍治水行雨,決定莊稼豐歉,萬萬得罪不可。舊時這天早晨,人們要敬奉碾子,傳說碾子是青龍的化身。有的還把磙子支起來,表示“龍擡頭”,以顯尊貴、圖吉利。婦女忌做針線怕“扎瞎了龍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

二月二這天大多數農家都吃“鼓撅”(手搓麪條),俗稱“頂門棍”。爲什麼吃“鼓撅”?有人說,吃了“頂門棍”,把門頂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說,過春節大家都吃悶了、玩昏了,吃一頓“鼓撅”頂靈性,就開始幹活過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這天吃攪團的,說是給龍糊鱗整甲,使龍抖擻精神昇天降雨。有幾句諷刺懶婆娘的民謠說:“過了正月二十三,懶婆娘愁得沒處鑽。又想上了天,沒鞋穿;又想鑽了地,沒鏵尖;又想上了吊,丟不下二月二那頓油攪團。”當地還有在這天炒豆子的習俗,民謠曰:“二月二,龍擡頭,家家鍋裏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雲降雨保豐收。”有人還在附近的藥王廟裏燒香叩頭,祈保佑。

80年代中葉,在豫北一帶還保留着吃黍米的風俗。二月二早上,家家戶戶都要煎黍米糕,羣衆稱之年糕,還流傳着這樣的歌謠:“二月二,煎年糕,細些火,慢點燒,別把老公公的鬍鬚燒着了。”中午皆吃“老龍布蛋”。即玉米蛻皮俗稱玉黍米加麪條。 其實,人們關心“龍擡頭”用各種形式進行紀念,根本原因是與農業生產有關係。正如這首民謠所云:“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因爲二月正是農作物播種的季節。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百姓們透過各種紀念活動,寄託了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願望。

民間一首打油詩

在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首打油詩:“二月二,龍擡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滿朝大臣都參加春耕生產,足見春耕不誤農時之重要。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擡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執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