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畲族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畲族三月三的習俗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1.36W

導語:畲族生活在我國東南部崇山峻嶺中,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現在畲族有約70萬的人口。在這個少數民族中,三月三是他們最爲盛大的節日,就是春節也是不遑多讓。那麼畲族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畲族的三月三,還有畲族三月三的習俗。

畲族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畲族三月三的習俗

畲族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畲族三月三的習俗

畲族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是畲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三前後,畲民聚集的地方張燈結綵,旗蟠飄揚,鞭炮震天,身着節日盛裝的畲族人民從大村小寨潮水般擁來,山歌對唱、祭祀舞蹈、民俗表演、體育競技等活動熱鬧月卜凡。

畲民對畲族三月三的重視程度,與春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年這一天,畲鄉家家戶戶都要宰殺牲口,祭祀祖先;畝民也多選擇這天作爲畲家男女定情或婚嫁的日孔做烏飯、吃烏飯成了三月三裏一項重要的活動。到夜幕降臨,畲民還要舉辦籍火歌會,內容主要爲對歌。

 畲族三月三的習俗

畲族三月三傳統習俗豐富多彩,其基本內容主要有吃烏飯、祭祀舞蹈、趕歌會,以及一些傳統體育活動表演等。

吃烏飯

據《浙江省少數民族誌》載:景寧畲民三月三吃烏飯,是用一科,金語稱“烏枝”、漢語稱“山饅頭”的小灌木嫩葉(即烏穩)搗碎取汁,浸泡大米煮成的飯。這種黑色的米飯十分可口,有青草芳香味,據說吃了這樣的烏飯,上山不怕螞蟻咬。

《景寧畲族自治縣誌》記載:“三月三是畲族的傳統節日,相傳祖先因狩獵殉難,子孫們在這一天吃‘烏飯’(糯米用烏枝葉汁即山饅頭汁染黑蒸熟),有的地方還舉行對歌,以作紀念。”

做烏飯是取新鮮烏穩(山饅頭)樹的葉子洗淨,放在石臼裏搗碎,取出過濾,用其汁將糯米浸泡半天,米撈起來瀝乾後,放在木飯瓶或陶飯顫等容器裏文火蒸熟後,先供奉祖先、神靈,然後自己才能吃。這種飯看上去烏糟糟的,並不是很起眼,吃起來卻是糯糯的,香噴噴的,非常可口,吃了還想吃。後來有人加入山間野味,如香菇、木耳等炒一炒和米一起蒸,那味道就更鮮美了。

畲族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畲族三月三的習俗 第2張

三月三吃烏飯

千百年來,三月三前夕,舍家婦女揹着竹簍唱着舍歌,上山摘烏穩葉。三月三這天,舍民家家戶戶做烏飯,吃烏飯,畲族村寨處處飄蕩着烏飯沁人心脾的清香,有“一家蒸烏飯,十家飄清香”之說。舍民們或用烏飯宴請貴客,或帶着烏飯糰(20世紀60年代以前舍民把烏飯盛在葦葉飯包裏)去趕歌會。

祭祀舞蹈

畲族是一個尊宗敬祖的民族,記述畲族源流傳說的長聯歌《高皇歌》載:“(龍麒)自願官唔愛,一心間山學法來,學得真法來傳祖……盤藍雷鍾學師郎,收師捉鬼法來強,手反千斤天羅網,凶神惡煞走茫茫。”關於“做功德”,在《盤靚世考》中有載:“盤瓢因爲遊獵……跳過大樹,被株尖所傷而終……殯後長腰木鼓,長笛短吹,男女連聲唱歌,窈窕跳踢舞弄者不能及。”畲族“祖圖”中即有“閭山學法”圖像,也有多人手拿道具,州人手擎寫有“超魂超度”字樣的木牌翩翩起舞的形態。由此可見,“傳師學師與做功德”和舍民族的源流密切相關。據考,自唐宋以來就有舍民在景寧的救木山、澄照大赤洋等地定居,明代大量入遷,日後不斷繁衍壯大。故而畝族祭祀儀式—傳師學師與做功德—就在浙江景寧畲族聚居區代代相傳,在三月三時,更以吃烏飯、跳祭祖舞等形式緬懷先祖,漸漸形成具有相對獨特文化品味的祭祀儀式。

畲族三月三的由來傳說

畲族三月三民間習俗由來已久,有多種說法。

畲族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畲族三月三的習俗 第3張

畲族

其一,《盤瓠世考》記載:“盤瓢因爲遊獵……跳過大樹,被株尖所傷而終……殯後長腰木鼓,長笛短吹,男女連聲歌唱,窈窕跳踢舞弄者不能及。”這一天是農曆三月初三,簧火歌舞之風從此開始。之後,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畲民身着節日盛裝,挑着山哈酒,帶上烏飯,從四面八方會聚而來,祭拜祖先,對歌跳舞,吹奏樂器,圍着籠火狂歡,男女青年藉此對歌傳愛,直到天將破曉。

其二,據((浙江省少數民族誌》載:“據說在唐總章二年,畲民被朝廷軍隊圍困在深山老林之中,處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困境。他們在大山裏唯一尋找到的是一種叫烏穩的果實,採回來給雷萬興品嚐後,雷萬興命令畲軍大量採集此果,爲畲軍充飢。後畲軍得到外援,第二年春,雷萬興又一次帶領畲族人民反抗,最終取得了勝利。那一天,正好是三月初三,雷萬興感到特別高興,在與士兵們的談笑中回想起採野果的情景,此時正值春天,沒有烏穩果,就下令畲軍,採來烏穩樹葉煮飯,算是慶祝。大家吃得很香,飯後高興地唱起山歌跳起舞,於是畲民三月三吃烏飯的習俗就這樣一直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