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志願軍從哪裏入朝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2.4W

導讀:一部《長津湖》影片讓我們見識了抗美援朝的慘烈,也讓我們見識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無畏的精神,正因爲有他們,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子孫們才如此幸福。如今又是懷念他們的時刻,你知道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哪一年嗎?抗美援朝志願軍從哪裏入朝呢?想知道就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志願軍從哪裏入朝

鴨綠江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哪一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1950年,具體時間是1950年10月19日。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到1951年6月,歷時7個多月,先後同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五次大的戰役,共殲敵23萬餘人,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同時,國內掀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全國各階層人民踊躍參軍參戰,捐獻飛機大炮,慰問志願軍,訂立愛國公約,開展增產節約運動,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戰。

抗美援朝志願軍從哪裏入朝

抗美援朝基本上是從三個地點入朝的,比較熟悉的是遼寧省丹東市。但第一批進入朝鮮的,是從吉林省集安市入朝的,也叫抗美援朝第一渡。還有就是吉林省的臨江市!

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初入朝的六個軍都來自哪裏

1949年是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一年,四野主力大舉入關,加速了全國的解放進程。

留在東北的部隊不多,大都是地方留守部隊。統一歸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高崗統一指揮。

東北軍區領導機構的成員有:

司令員兼政委:高崗

副政委:李富春

政治部主任:周桓

參謀長:伍修權

副參謀長:段蘇權

下轄四個二級軍區:

熱河軍區司令員:李運昌,有1個主力師168師。

遼西軍區司令員:程世才,政委:郭峯,有1個主力師170師。

遼東軍區司令員:邊章伍,政委:洛甫(張聞天),有2個主力師169師和171師。

內蒙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烏蘭夫(雲澤,上將),有3個騎兵師。

除此之外,東北軍區還直接指揮下面四個師(163師、164師、166師、炮6師)、兩個旅(警衛旅、保安旅)、三個軍事部(吉林、松江、龍江)。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隨着美軍的參戰,朝鮮方面的形勢日益吃緊,緊鄰朝鮮的我國東北地區一下子成爲國防前哨。

加強東北邊防軍的力量成爲當務之緊,中央軍委緊急調兵遣將。決定調四野的主力部隊回援東北,擔負起保家衛國的重擔。

四野的部隊在取得平津戰役的勝利之後,開始向中南進軍,先後解放了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江西等省,並負責華中地區的防務。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志願軍從哪裏入朝 第2張

志願軍

四野的領導機構與華中軍區的領導機構合二爲一,領導成員有:

第一政委:羅榮桓

第二政委:鄧子恢

副司令員:肖勁光、黃克誠

第一參謀長:肖克

第二參謀長:趙爾陸(1905~1967,山西人,上將)

副參謀長:聶鶴亭(1905~1971,安徽人,中將),陳光

政治部主任:譚政(1907~1988,湖南人,大將)

政治部副主任:陶鑄

後勤部部長:周純全(1905~1985,湖北人,上將)

後勤部政委:陳沂(少將)

四野下轄四大兵團、一個特種兵司令部、一個鐵道運輸司令部,兩廣縱隊和50軍、51軍也歸四野直接指揮。

12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肖勁光(兼任四野副司令員)

第一副司令員:陳伯鈞

第二副司令員:韓先楚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際(湖南人,中將)

參謀長:解方(1908~1984,少將)

下轄三個軍,每個軍四個師。

新中國籌建海軍部隊,任命肖勁光爲海軍司令員,以華東海軍(司令員兼政委張愛萍,四川人,上將,副司令員林遵(1905~1979,福建,少將)、趙啓明,政治部主任康志強,1912~1986,江西人,中將)爲基礎,加以擴建。

40軍:軍長:羅舜初(1914~1981,福建人,中將,原軍長韓先楚)

政委:袁昇平(江西人,中將)

副軍長:沙克(1907~1994,少將)

副政委:劉西元(江西人,中將)

40軍118師是四野的王牌師,師長鄧嶽,政委李伯秋、張玉華,40軍即東北野戰軍3縱(司令員韓先楚,政委羅舜初),118師由3縱7旅(曾國華旅長,李伯秋政委)改編而成,是原遼東軍區(程世才司令員,肖華政委)的主力部隊之一,抗戰時期是八路軍4縱隊的一部分(宋時輪縱隊長,鄧華政委),還有一部分來自山東遊擊4支隊(洪濤、趙傑、廖容標是其負責人)。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志願軍從哪裏入朝 第3張

志願軍

45軍:軍長:陳伯鈞(前任軍長黃永勝)

政委:邱會作(江西人,中將)

副軍長:張天雲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逸羣

46軍:軍長:詹才芳(1907~1992,湖北人,中將)

政委:李中權

副軍長:楊梅生(1905~1978,湖南人,中將)

13兵團:司令員:程子華

政委:肖華

第一副司令員:李天佑

第二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彭明治

政治部主任:劉道生

下轄三個軍,每個軍四個師。

38軍:軍長:樑興初(1913~1985,江西人,中將,前任軍長李天佑)

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樑必業(江西人,中將)

副軍長兼參謀長:曹裏懷(湖南人,中將)

38軍是四野的王牌部隊,其前身可以上溯到彭任軍長的紅5軍,後改編爲紅1軍團4師,抗戰時期成爲115師343旅686團(團長李天佑,政委楊勇)和344旅688團,後發展爲山東八路軍第1師(師長樑興初,政委樑必業)和第2師(師長羅華生,政委劉興元),抗戰勝利後進入東北,成爲東北民主聯軍第1師和第2師,和7縱(萬毅司令員,周赤萍政委)一起合編爲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萬毅,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李作鵬,副司令員兼1師師長樑興初,2師師長羅華生,少將,3師師長彭景文)。7縱是由原115師教2旅(旅長曾國華,政委符竹庭)發展而來,115師教2旅是山東八路軍濱海軍區(司令員陳士榘,政委兼區黨委書記符竹庭)的核心部隊。

47軍:軍長:曹裏懷(前任軍長樑興初)

政委:周赤萍(江西人,中將)

副軍長:方強(湖南人,中將)

47軍140師是四野的王牌師,47軍是由東北野戰軍10縱(司令員樑興初,政委周赤萍)改稱,140師的前身爲東北民主聯軍吉黑縱隊(司令曹裏懷,政委郭鋒)、東滿軍區獨3師(師長曹裏懷,政委伍晉南)。

49軍:軍長:鍾偉(1915~1984,少將)

政委:徐斌洲(湖北人,中將,前任政委袁昇平)

副軍長:熊伯濤(1904~1975,少將)

14兵團:司令員:劉亞樓(1911~1965,福建人,上將)

政委:莫文驊(廣西人,中將)

第一副司令員:黃永勝(1910~1983,湖北人,上將)

第二副司令員:劉震(1915~1992,湖北人,上將)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吳法憲

下轄三個軍,每個軍四個師。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志願軍從哪裏入朝 第4張

志願軍

39軍:軍長:劉震

政委:吳信泉(1912~1992,湖南人,中將,前任政委吳法憲)

副軍長:譚友林(少將)、孫子仁

39軍是四野的王牌部隊,紅軍時期是紅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政委吳煥先)、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徐海東,政委程子華,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劉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崗)的一部分;抗戰時期爲115師344旅(旅長徐海東),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左權),新四軍第3師;解放戰爭時期是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是西滿軍區(司令員黃克誠,政委李富春)的主力部隊,後改編爲東北民主聯軍3縱(司令員韓先楚)、東北野戰軍2縱。

41軍:軍長:吳克華(1913~1987,江西人,中將)

政委:歐陽文(湖南人,中將,前任政委莫文驊)

副軍長:胡奇才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歐陽文

42軍:軍長:吳瑞林(四川人,中將,前任軍長萬毅,遼寧人,中將)

政委:劉興元(1908~1990,山東人,中將)

副政委:唐凱

42軍124師是四野的王牌師,徐國夫(少將)、何善遠、蘇克之是師主要領導,42軍即東野5縱(萬毅、劉興元、吳瑞林、唐凱是主要負責人),124師前身來自兩支部隊,一支在抗戰時期屬於八路軍13支隊(李運昌、李楚離、曾克林是其主要負責人),並以13支隊爲基礎組成冀東軍分區(李運昌、李楚離、包森、曾克林、劉誠光爲主要負責人);另一支來自山東縱隊一旅(旅長王建安,政委周赤萍)老2團(團長吳瑞林,政委李伯秋)。

15兵團:司令員:鄧華(1910~1980,湖南人,上將,獲得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政委:賴傳珠(1910~1965,江西人,上將)

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洪學智(安徽人,上將)

第二副司令員:賀晉年(少將)

政治部主任:蕭向榮(1919~1976,廣東人,中將)

下轄三個軍,每個軍四個師。

43軍:軍長:李作鵬(江西人,中將,前任軍長洪學智)

政委:張池明(河南人,中將,前任政委賴傳珠)

副軍長:楊國夫(1905~1982,安徽人,中將)

副政委:劉其人

43軍爲四野王牌部隊,紅軍時期爲紅1軍團紅2師(徐彥剛、陳光先後任師長,胡阿林、劉亞樓先後任政委);抗戰時期爲115師343旅685團(團長楊得志)、八路軍蘇魯豫支隊(支隊長彭明治,政委吳法憲)、新四軍3師7旅(政委吳法憲);解放戰爭時期,和東北民主聯軍第七師合組成東北野戰軍六縱。全軍6.3萬餘人。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志願軍從哪裏入朝 第5張

志願軍

44軍:軍長:方強(前任鄧華)

政委:吳富善(江西人,中將)

副軍長:曾克林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譚甫仁

48軍:軍長:賀晉年

政委:陳仁麒(1913~1994,福建人,中將)

副軍長:周仁杰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楊春圃

特種兵司令部:司令員:萬毅(前任肖華)

政委:鍾赤兵(1914~1975,湖南,中將)

副司令員:蘇進(少將)、賈陶、匡裕民(1907~1977,江西人,中將)

副政委:邱創成(1912~1982,湖南人,中將)

政治部主任:唐凱

下轄三個炮兵師、一個戰車師、一個高炮指揮所、一個工兵指揮所。

兩廣縱隊:司令員:曾生(少將)

政委:雷經天

下轄兩個師。

50軍:軍長:曾澤生(1902~1973,雲南人,中將)

政委:徐文烈(1909~1976,少將)

副軍長:葉長庚(1903~1986,少將)

下轄四個師。

51軍:軍長:張軫

政委:楊春圃

副軍長:李人林(1914~1995,湖南人,少將)

副政委:楊煥明(1912~1994,少將)

鐵道運輸司令部:司令員:郭維城(少將)

華中軍區下轄三個省軍區、一個165師和騎五師。

河南軍區:司令員:陳再道

政委:張璽

副司令員:畢佔雲(1903~1977,四川人,中將)、孔慶德

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文建武

政治部主任:張力之

下轄58軍(軍長:孔慶德、政委:方正平,1909~1994,湖南人,中將,有兩個師)、三個警備旅、十個軍分區(淮陽、南陽、潢川、陳留、鄭州、洛陽、陝州、商丘、信陽、許昌)。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是哪一年 抗美援朝志願軍從哪裏入朝 第6張

志願軍

湖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李先驗

第一副司令員:王宏坤

第二副司令員:王樹聲

副政委:張廣才

參謀長:張才千

政治部主任:鄭紹文

下轄四個獨立師、九個軍分區(襄陽、荊州、沔陽、宜昌、大冶、恩施、兩鄖、黃岡、孝感)。

江西軍區:司令員:陳奇涵

政委:陳正人

副司令員:楊國夫

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彭嘉慶

下轄贛東北軍區(司令員:蕭元禮,政委:徐運北,下轄浮樑、鄱陽、上饒、貴溪四個軍分區)、六個軍分區(南昌、九江、袁州、撫州、贛州、吉安)。

1950年4月,海南解放。四野大軍完成了其全部解放華南地區的使命。其主力部隊作爲全軍的總預備隊,駐防河南。

四野的不少進階將領出任新職,羅榮桓出任最高人民檢察署首任檢察長,黃克誠主政湖南,四大兵團司令員只有鄧華留任,其他三位都有新職,肖勁光出任海軍司令員,劉亞樓出任空軍司令員(以14兵團司令部爲主組建空軍司令部,14兵團主要領導劉震、吳法憲都調到空軍任職),程子華主政山西,於是鄧華就成爲回援東北的四野部隊主將的最佳人選。

中央軍委決定調38軍、39軍、40軍、42軍及特種兵司令部所屬之炮兵部隊、戰車部隊、高炮部隊、工兵部隊到中朝邊界之處集結待命。隨後又調50軍、66軍加以充實。

隨着朝鮮戰局的惡化,中央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彭出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鄧華、洪學智、韓先楚任副司令員,鄧華兼任副政委,解方爲參謀長,杜平(江西人,中將)爲政治部主任。鄧華、洪學智來自十五兵團,韓先楚、解方來自十二兵團,38軍屬十三兵團,39軍、42軍屬十四兵團,40軍屬十二兵團,50軍是起義部隊(原國民黨軍滇系主力部隊),66軍來自總部直屬的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

66軍:軍長:蕭新槐

政委:王紫峯

下轄三個師。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並與美國侵略軍發生正面交鋒,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