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清明節來歷和風俗有哪些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1.31W

導讀:七個法定節假日,清明節和勞動節挨的就挺近的,而且清明是春節後的節日,需要過一至兩個月才能夠過帶薪假期,所以大家很是重視。那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清明節來歷和風俗有哪些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清明節來歷和風俗有哪些

清明節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又叫做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紛紛祭祀自己的祖先。我國的清明節大約起源於周朝,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將每年定4月5日爲法定的假期,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清明節被列爲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屈原死,遂端午;子推死,遂清明。”清明節是怎樣由來的呢?咱們就來說道說道。

在春秋時期,重耳(晉文公)爲了逃避政治的迫害而長期流亡在國外。在外流浪期間,介子推一直陪伴在重耳的身邊。有一次重耳因爲飢餓暈倒了,一點吃的也沒有,在這生命危急的時刻,介子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給重耳做了碗湯,就這樣才使得重耳撿回了一條命。

後來重耳在秦國的援助下回國繼位,在他繼位後封賞羣臣,卻沒有給介子推任何的封賞和職位,介子推也不想捲入官場就帶着自己的老母親離開了朝廷,隱居到綿山了。

晉文公得知後,回想起介子推爲自己做的一切,總感覺有點對不起他,並親自帶人到綿山去找介子推。可是衆人找了許久也找不到介子推,晉文公就聽取了小人的讒言放火燒山,希望逼出介子推。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清明節來歷和風俗有哪些 第2張

清明節

然而遺憾的是他們在一顆枯柳樹下找到了介子和他母親的屍體,然後還發現了一封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就這樣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各家各戶不點火只吃寒食。在第二年的時候晉文公再次來到介子推的古柳樹旁,卻意外發現枯死的柳樹已經復活了,晉文公感覺就像見到介子推一樣,於是將那棵柳樹賜名爲“清明柳”,把寒食節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這就是我國清明節的來歷了,當然經過了長期的發展,後來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習俗就被合併了,寒食節也漸漸被人遺忘,所以就有了人們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的說法。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清明節來歷和風俗有哪些 第3張

盪鞦韆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爲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