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健康生活 > 生活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 清明節的習俗

欄目: 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1.44W

掃墓祭祖、踏青、插柳、遊樂、拔河、植樹、放風箏、盪鞦韆、射柳、蹴鞠、鬥雞、蠶花會、禁火寒食。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爲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清明節的傳統風俗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清明節植樹的習俗,據說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第一種傳說,據說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第二種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第三種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