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今冬寒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今年冬天爲什麼那麼冷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04W

導語:在冬季到來之前,大家就開始猜測會是最冷的一年冬天,如今已經正值冬季,果然比往年要寒冷一些,但說是“60年來最冷”,就有點誇張了。今年之所以會冷,是有一定原因的。具體今冬寒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到底今年冬天爲什麼那麼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吧。

今冬寒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今年冬天爲什麼那麼冷

今冬寒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今年冬天爲什麼那麼冷

今冬寒冷的原因

與拉尼娜現象和北極海冰偏少有關係。在多數拉尼娜年盛期的冬季,歐亞中高緯環流經向度都比較大,冷空氣活動也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的氣溫都容易偏低。而海冰偏少有利於冬季烏拉爾山高壓脊偏強,東亞冬季風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氣溫易較常年同期偏低。

雖然從整個冬季來看,與歷史同期相比,今年的冷空氣(包括寒潮)次數並不偏多,但是由於這兩次寒潮之間間隔時間較短,影響範圍大,冷空氣強度較強,各地氣溫下降明顯,多地創同時期歷史最低溫,所以人們感覺今年冬天特別冷就一點也不奇怪了。那麼造成今年冬季偏冷的原因是什麼呢?據有關專家介紹,導致目前我國中東部大部氣溫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西高東低”的經向型環流和偏強的東亞冬季風,此外,拉尼娜現象和秋季北極海冰偏少是今年冬季風偏強的重要因素。

據氣象專家解釋,由於入冬以來,歐亞中高緯被“西高東低”的經向型環流控制,東亞冬季風偏強,持續的“西高東低”經向型環流和持續偏強的冬季風是導致2020年12月以來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偏低的直接原因。

此外,赤道中東太平洋最近即將達到峯值的拉尼娜現象和秋季北極海冰偏少是兩個不容忽視的信號。歷史統計分析表明,在多數的拉尼娜年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較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也較大。

而2020年9月北極海冰異常偏少(歷史第二少)。已有研究指出,9月北極海冰偏少有利於冬季西伯利亞高壓偏強。2020年夏季監測顯示,北極地區大氣環流表現出典型的AD負位相,其模態指數達到歷史最低值,因此這也有利於今年冬季西伯利亞高壓偏強,東亞冬季風偏強。

今冬寒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今年冬天爲什麼那麼冷 第2張

寒冷

那麼拉尼娜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厄爾尼諾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增暖、信風的減弱相聯繫,而拉尼娜卻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度變冷、信風的增強相關聯。因此,實際上拉尼娜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

海洋表層的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爲加劇,有利於信風加強,這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引發所謂的拉尼娜現象。

信風是指低空中從熱帶地區刮向赤道地區的行風,在北半球被稱爲“東北信風”,南半球被稱爲“東南信風”,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利用這恆定的偏東風航行到東南亞開展商務活動。因此,信風又名貿易風。

北極海冰爲什麼減少?

隨着北極冰雪大面積的消融,全球變暖的速度將不斷加快。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越來越多的森林火災和無法預測的風暴,甚至可能導致爲歐洲帶來溫暖的墨西哥暖流停滯。

在北冰洋表層環流中起主要作用的是2支海流:一支是大西洋洋流的支流西斯匹次卑爾根高鹽度的暖流,從格陵蘭以東進入北冰洋,沿陸架邊緣作逆時針運動;另一支是從北太平洋楚科奇海進來,流經北極點後又從格陵蘭海流出,並注入大西洋的越極洋流。

今冬寒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今年冬天爲什麼那麼冷 第3張

北極海冰減少

據最新統計,大西洋洋流每年向北冰洋注入72000立方千米海水,北太平洋海流注入30000立方千米海水,而周邊陸地的河流注入4400立方千米淡水。這樣,北冰洋的洋底冷水流以10.5萬立方千米/年的規模,經過深2700米、寬450千米的弗拉姆海峽涌入北大西洋,裹挾走大量海冰。又有資料說,太平洋每年流入北冰洋的水量佔8%,大西洋每年流入北冰洋的水量佔90%。兩個數據打架。但大西洋每年流入北冰洋的水量仍然佔大多數。

赤道上的海洋暖流流向兩極是地球上的正常現象。大西洋洋流的支流西斯匹次卑爾根暖流和太平洋楚科奇海水流進北冰洋也很正常。表面看起來,對於北極海冰融化問題,大西洋暖流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有人說,北冰洋海冰融化,大量淡水流入大西洋,導致大西洋暖流變弱。豈不知大西洋暖流變弱也會導致北極環流的變弱,減少北極海冰的流失。

其實,在極地環流的帶動下,太平洋楚科奇海水流過北極點,經格陵蘭海流出,注入大西洋。雖然從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水量佔少數,但一路向東,對北冰洋海冰的衝擊不可低估。NASA公佈的視頻也能說明這一點。

隨着北極冰雪大面積的消融,全球變暖的速度將不斷加快。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越來越多的森林火災和無法預測的風暴,甚至可能導致爲歐洲帶來溫暖的墨西哥暖流停滯。

在北冰洋表層環流中起主要作用的是2支海流:一支是大西洋洋流的支流西斯匹次卑爾根高鹽度的暖流,從格陵蘭以東進入北冰洋,沿陸架邊緣作逆時針運動;另一支是從北太平洋楚科奇海進來,流經北極點後又從格陵蘭海流出,並注入大西洋的越極洋流。

據最新統計,大西洋洋流每年向北冰洋注入72000立方千米海水,北太平洋海流注入30000立方千米海水,而周邊陸地的河流注入4400立方千米淡水。這樣,北冰洋的洋底冷水流以10.5萬立方千米/年的規模,經過深2700米、寬450千米的弗拉姆海峽涌入北大西洋,裹挾走大量海冰。又有資料說,太平洋每年流入北冰洋的水量佔8%,大西洋每年流入北冰洋的水量佔90%。兩個數據打架。但大西洋每年流入北冰洋的水量仍然佔大多數。

赤道上的海洋暖流流向兩極是地球上的正常現象。大西洋洋流的支流西斯匹次卑爾根暖流和太平洋楚科奇海水流進北冰洋也很正常。表面看起來,對於北極海冰融化問題,大西洋暖流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有人說,北冰洋海冰融化,大量淡水流入大西洋,導致大西洋暖流變弱。豈不知大西洋暖流變弱也會導致北極環流的變弱,減少北極海冰的流失。

其實,在極地環流的帶動下,太平洋楚科奇海水流過北極點,經格陵蘭海流出,注入大西洋。雖然從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水量佔少數,但一路向東,對北冰洋海冰的衝擊不可低估。NASA公佈的視頻也能說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