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七夕節有什麼風俗特點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1.17W

導讀: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又要到了,大家過七夕的方式有古代和現代兩種形式,一個是過七夕的傳統習俗活動,一個是過七夕情人節式的浪漫愛情活動,若是問你七夕的習俗,你知道七夕節有哪些風俗嗎?想知道七夕節有什麼風俗特點,就來瞧瞧萬年曆小編的介紹吧。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七夕節有什麼風俗特點

七夕節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1、拜織女:在古時候,七夕節會有拜織女的習俗,少女少婦們,會圍坐在桌前,朝着織女星默唸自己的心事和願望。

2、穿針乞巧: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在古時候七夕節女性常常會用用五色線對着月亮穿過九孔針,如果傳過來就說明手巧,可以嫁個好郎君。

3、喜蛛應巧:七夕節的時候還有喜蛛應巧的習俗,就是在七夕那天捉一隻蜘蛛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上開啟盒子,如果蜘蛛網接的非常細密,就說明是手巧的女孩子。

七夕節有什麼風俗特點

乞巧

乞巧,是七姐誕(七夕)的一項較爲流行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七月初七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晚上舉行,故名"七夕"。

女孩們在這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陳列巧果(油炸麪食)、蓮蓬、白藕、紅菱等,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嫺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若穿好的,就稱爲"得巧"。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爲得巧。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七夕節有什麼風俗特點 第2張

七夕

拜魁星

相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爲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民間謂爲"魁星主文事"。

"拜魁星"儀式亦在月光下舉行,在閩東一帶, "七夕"這晚,天井裏往往擺上"拜織女"、"拜魁星"二張香案,仕女聚會一堂,又被分爲兩個面面相對不同性別的小天地,非常熱鬧有趣。

參加拜魁星的,於燭月交輝中進行,鳴炮焚香禮拜罷,就在香案前圍桌會餐。

席間必玩一種"取功名"的遊戲助興,以桂圓、榛子、花生三種果乾,代表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以一人手握上述三種果乾各一顆,往桌上投,隨它自行滾動,某種果乾滾到某人跟前停止下來,那麼,某人即狀元、榜眼或探花;如投下的乾果各方向都滾偏,則大家都沒有"功名",須重新再投,稱"復考";都投中,稱"三及第";其中二顆方位不正--比如桂圓,榛子都不中,只花生到某人跟前,而某人即中"探花"。這樣投一次,飲酒一巡,稱"一科",而謂"這科出探花",大家向"探花"敬酒一杯。敬酒的"落第考生"下"一科"繼續"求取功名",而有了"功名"的不參加。

這樣吃吃玩玩,一直玩到大家都有"功名"爲止。散場時鳴炮燒紙鏹,"魁星"像也和紙鏹一起焚燒。

染指甲

染指甲是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綿陽地區《鹽亭縣誌》:"七月七日爲乞巧節。童稚以鳳仙花染指甲。"

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七夕節有什麼風俗特點 第3張

七夕節

早上,年輕的姑娘們懷着愛美之心,找來明礬、採摘花瓣,將明礬碾碎,與花瓣一起粘貼在手、腳的指甲上。一定時間下來,指甲色澤紅潤、光亮自然,據說還數月不褪色。

拜"七孃媽"

在閩南,香港臺灣,每年這天,人們三五成羣到七孃媽廟供奉花果、脂粉、牲禮等。

這天,臺灣民間還流行一種"成人禮",即孩子長到滿15歲時,父母領着他帶着供品到七孃媽廟酬謝,答謝"七孃媽"保護孩子度過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時代。在這一天,臺南地區要爲16歲的孩子"做十六歲",行成人禮。有的家長除了在七夕節這天祭謝"七孃媽"之外,還專門爲孩子舉行成人禮的事而宴請親友,慶賀一番。

閩臺民間七夕雖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際,幾乎家家戶戶要買來中藥使君子和石榴

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爲載體,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隨着時間演變,七夕現已成爲中國情人節。而各地的文化習俗也把這個節日渲染得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