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健康生活 > 教育

說苑原文及翻譯 劉向說苑原文及翻譯

欄目: 教育 / 發佈於: / 人氣:2.38W

《說苑》是漢代劉向所編纂的小說集,以記述諸子言行爲主,主要體現了儒家思想。想要了解《說苑》寫了什麼故事的朋友,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說苑原文及翻譯 劉向說苑原文及翻譯

《說苑·復恩》

吳起爲魏將而攻中山,軍人有病疽者,吳起跪而自吮其膿,傷者之母泣。人問曰:"將軍於若子如是,尚何爲而泣?"對曰:"吳起吮其父之創而父死,今是予又將死也,吾是以泣。"

譯文

吳起作爲魏國的將軍進攻中山,士兵有得病的,吳起跪地爲他吸去傷口的膿,士兵的母親看見就哭了。其他的人問:“將軍對你的兒子那麼好,你哭什麼呢?”士兵的母親說:“當初他的父親有病時將軍也是這樣對待的,他的父親爲報答將軍之恩戰死了,今天將軍這樣對待我的兒子,他也會奮戰而死的.,所以我才哭的。”

說苑原文及翻譯 劉向說苑原文及翻譯 第2張

《說苑·尊賢》

人君之慾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里之望,猶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絕江海者託於船,致遠道者託於乘,欲霸王者託於賢。是故呂尚聘,而天下知商將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齊、秦之必霸也。紂用惡來,齊用蘇秦,秦用趙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齊景公伐宋,至於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嘆曰:“昔我先君桓公,長轂八百乘以霸諸侯,今我長轂三千乘,而不敢久處於此者,豈其無管仲歟!”弦章對曰:“臣聞之,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則車下之臣儘管仲也。”

楊因見趙簡主曰:“臣居鄉三逐,事君五去,聞君好士,故走來見。”簡主聞之,絕食而嘆,跽而行,左右進諫曰:“居鄉三逐,是不容衆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見過人矣。”簡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之士亂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見之,因授以爲相,而國大治。

說苑原文及翻譯 劉向說苑原文及翻譯 第3張

子路問於孔子曰:“治國何如?”孔子曰:“在於尊賢而賤不肖。”子路日:“範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其亡何也?”曰:“範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也,賤不肖而不能去也;賢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賤己而讎之。賢者怨之,不肖者讎之;怨讎並前,中行氏雖欲無亡,得乎?”

無常安之國,無恆治之民;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鏡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昌,則未有異乎卻走而求逮前人也。

譯文

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榮的名聲流傳到後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賢臣,謙虛地對待士人。朝廷沒有賢臣,就像鴻鵠沒有翅膀一樣,雖然有飛翔千里的願望,還是不能達到自己心中想要到達的地方;所以越過江海的人要依靠船隻,到達遠方的人要依靠車馬,想要稱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賢士。因此,呂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將要滅亡,周將要稱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齊、秦一定會稱霸了。紂王任用惡來,齊國任用蘇秦,秦王任用趙高,天下人就知道他們將要滅亡了。

齊景公攻打宋國,來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長嘆道:“過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輛兵車,就能在諸侯中稱霸。如今我有三千輛兵車,卻不敢長久地呆在這裏,難道是因爲沒有管仲的緣故嗎?”弦章回答說:“我聽說,水面寬廣,魚兒就長的大,君王聖明,臣子就忠誠。從前,因爲有桓公,所以纔有管仲;現在如果桓公在這裏,那麼車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楊因求見趙簡主,說:“我在家鄉,三次被人驅逐,侍奉國君,又有五次被撤職;聽說您喜愛士人,特地跑來見您。”趙簡主聽了,停止吃飯,嘆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勸諫說:“在家鄉三次被人驅逐,這說明他不受大家歡迎;事奉國君五次被撤職,這說明他對國君不忠。現在你的士中見到了有過失的人。”趙簡主說:“你們不知道啊,美女是醜婦的仇敵;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亂世所疏遠的;正直的行爲,是邪惡壞人所憎惡的。”於是出去接見楊因,並授給他相位,國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問孔子說:“怎樣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治理國家的根本)在於尊重賢能的人,輕視那些沒有才能的人。”子路說:“晉國的中行氏尊重賢能,輕視那些沒有才能的人,他的滅亡是什麼緣故?”孔子說:“中行氏尊重賢人卻不能重用他們,輕視不賢之人卻不能罷免他們;賢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賢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賢能的人埋怨他,不賢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擺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滅亡,能夠辦得到嗎?”

沒有永遠安定的國家,沒有一直自覺的人民;得到賢能的人才國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賢能的人才國家形勢就會變得危急甚至國家滅亡,自古至今,沒有不這樣的。明鏡是用來清晰地反映外物,過去是用來認識現實的。知道厭惡那些歷史上導致國家動盪滅亡的方法,卻不去追求、學習那些歷史上讓國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麼與倒退着跑卻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爲沒有差別。

《說苑·立節》

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爲養,孔子辭不受,出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賜我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遂辭而行。曾子衣弊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覆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爲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子思居於衛,縕袍無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聞之,使人遺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謂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與人也,如棄之。子思辭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無,何故不受?子思曰:急[注]聞之,妄與不如棄物於溝壑,急雖貧也,不忍以身爲溝壑,是以不敢當也。

譯文

孔子拜見齊景公,景公贈廩丘邑,把這塊地方作爲孔子的供養之地。孔子拒絕接受贈地,從景公那裏出來後對弟子說:我聽說,君子應當有功勞才能受獎賞。現在我遊說景公,景公並沒有按我的勸導行事,卻賜給我廩丘邑,他太不瞭解我了。於是,孔子辭別景公而去。曾子穿着破舊的衣服在田間耕作,魯國國君派人前去送給他封地,說:請你用這封地的收入添置一些衣服。曾子不接受,魯國國君幾次派人去,曾子還是不接受,使者說:先生不是向別人索求東西,是別人主動贈獻給你,你爲什麼不接受呢?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東西的人會畏懼送東西給他的人,贈與別人東西的人會傲視接受他贈與的人;即使國君有所賞賜,而不傲視我,但是我能不畏懼嗎?最終沒有接受封地。孔子聽說這件事之後說:曾參的話,足以成全他的節操了。子思住在衛國,穿着破破爛爛的袍子,二十天裏只吃了九頓飯,田子方聽說後,派人給子思送去白狐裘,又擔心他不接受,就叫人對子思說:我借給別人的東西后就會忘記;我給別人東西,就如同我丟掉了一樣。子思拒絕,不肯接受。田子方說:我有,而您沒有,您爲什麼不肯接受呢?子思說:我聽說,與其胡亂送給別人東西,不如把東西丟到溝裏去,我雖然貧困,但還不願意把自己當作是丟棄東西的溝壑,所以不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