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 冬至節氣傳統佳節

欄目: 天氣新聞 / 發佈於: / 人氣:2.86W

導語: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 冬至節氣傳統佳節:今天是新曆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十二 星期二。冬至節氣今天迎來,各地節氣習俗氛圍濃厚,雖然不如古人般祭天大典舉國放假,但是百姓們仍把冬至節氣視爲重大節氣,更是民間的傳統佳節,這一天各地習俗頗有講究,如紹興人做寒衣,釀冬至酒,潮汕人吃冬節圓,泉州人搓冬節丸。北京人吃餃子混沌等等。跟隨本站了解一下冬至節氣傳統佳節吧。


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 ,冬至節氣南北習俗大吃開

冬至節氣爲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冬至節氣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節),冬至後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節),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在中國有冬至節氣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餃最爲常見。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潮汕冬至節氣習俗

潮汕民間,在冬至節氣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爲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紹興冬至節氣習俗

紹興民間冬至節氣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廟裏去祭祖,謂“做冬至”。一般於冬至前剪紙作男女衣服,冬至節氣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稱“送寒衣”。祭祀之後,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懷念亡者,又聯絡感情。紹興、新昌等縣的習俗,多於是日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爲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

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台州冬至節氣習俗

在臺州,擂圓是重頭戲,“圓”意味着“團圓”“圓滿”,擂圓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溫水揉成麪糰,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圓子揉圓,煮熟後放在豆黃粉裏滾拌,因爲這個過程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圓起名叫“擂圓”,而豆黃粉是用黃豆炒熟後磨成粉再拌入紅糖,味道香甜濃郁,配上糯米圓的細膩糯軟,令人食慾大增。

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北京冬至節氣習俗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杭州冬至節氣習俗

杭州人冬至喜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裏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冬至應節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江浙一帶則吃湯圓和麻餈。蘇州人過冬至節所吃的湯圓,又稱“冬至團”,分爲粉團和粉圓兩種,而廣東海南則是喜歡全家團圓吃雞鴨魚肉大餐。其實冬至節氣習俗真要習俗起來十分多樣化,冬至節氣我們不妨嘗試本地甚至外地冬至節氣習俗傳統食物,來沾沾節氣氣氛,也算是對結束一年的犒勞與來年的一個期盼吧。以上是本站爲您介紹的2015冬至節氣習俗瞭解。》》》冬至節氣專題(如想了解更多冬至節氣相關常識、民俗、養生請點擊)

冬至節氣相關了解

2015冬至節氣12月22日即將迎來

冬至習俗南北大盤點 食俗冬補大開吃

各地冬至習俗吃什麼 細數冬至傳統食俗

冬至是幾月幾日 12月22日12時47分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是什麼

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 冬至節氣傳統佳節
掃碼關注公衆號

冬至節氣12月22日迎至 冬至節氣傳統佳節 第2張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