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寒食節的知識 寒食節有關資料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2.33W

導讀:清明節到來之前,我們先迎接的節日寒食節,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祭祀節日,因爲與清明節相似,所以大家直接就去關注清明節了,關於寒食節的知識,知道的並不多。以下是萬年曆小編整理的寒食節有關資料,對寒食節感興趣的朋友來瞧瞧吧。

寒食節的知識 寒食節有關資料

寒食節

寒食節的知識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爲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爲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後來因爲寒食和清明離的較近,所以人們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過清明節。

寒食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與清明節日期相近。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24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新中國成立後,很多地區把寒食節與清明節等同了起來,在同一天過。

然而,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爲寒食節,前二天爲小寒食。

寒食節有關資料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爲一人。”

寒食節的知識 寒食節有關資料 第2張

寒食節

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相傳此俗源於紀念春秋時晉國介子推(姓介名推,又稱介之推,之爲虛詞,子爲敬稱)。當時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飢。文公復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和他的母親一起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中國過去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爲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1)遠古時期

寒食節的源頭,應爲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爲火是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爲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爲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2)春秋時代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爲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爲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爲君後,分封羣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爲官,躲藏山裏。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結果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爲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爲寒食節。

寒食節的知識 寒食節有關資料 第3張

寒食節

(3)魏晉時期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陰罰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爲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三國歸晉以後,由於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爲三天。同時,把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展到了全國各地,於是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寒食節風俗

一、寒食節祭拜掃墓習俗

祭拜掃墓在南北朝到唐前期被視爲“野祭”。人們每家每戶都會到自己的祖墳上,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上滾下來,用柳枝或者起個疙瘩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爲沾上先祖的德澤。

二、寒食節插柳習俗

柳爲寒食節象徵之物,原來是懷念介子推所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流傳民間也就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插柳是一種習俗,也是爲了紀念“教民稼檣”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

寒食節的知識 寒食節有關資料 第4張

踏青

三、寒食節踏青郊遊習俗

寒食節也叫踏春,這始於唐宋。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了踏青的場景:歲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踏青,又叫春遊、探春、尋春。在花草返青的春季,人們結伴到郊外去踏青。

四、寒食節盪鞦韆習俗

鞦韆原本在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的遊戲項目。據史書記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嬉笑以爲宴樂。帝呼爲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鞦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那時候的祖先們爲了謀生,需要上樹採摘果實。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抓住藤蔓來回擺動,上樹或者跨越溝壑,這就是鞦韆的雛形。

五、寒食節吟詩習俗

在寒食節時候,文人墨客們或者思念親人,或者是借景抒情,感慨良多,靈感頓生,或詩興大發等。據《全唐詩》記載裏有唐玄宗、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們來創作關於寒食節的詩詞,都豐富了文人的生活娛樂。

寒食節的知識 寒食節有關資料 第5張

寒食節飲食

六、寒食節飲食風俗

1、清明果:在清明節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果形似餃子,但味道截然不同,外皮用鼠鞠草或艾草做成,餡有韭菜、雞蛋、豆腐乾等。

2、青團:一種用草頭汁來做成的綠色糕團,清甜甘香,軟糯可口,帶有艾葉香氣。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清明節,寒食節等節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

3、寒食粥:寒食節日期間,百姓家家不許動煙火,需備麥粥等冷食,藉此紀念,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節而流傳下來的節日飲食。

4、潤餅菜:又稱潤餅、嫩餅菜,是春捲的一種,發源於泉州,而後流行於臺灣、福建地區。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5、青精飯:又稱烏飯、烏米飯、烏稔飯,用糯米染烏飯樹法之汁煮成的飯,顏色烏青,爲寒食節的食品之一。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

6、饊子:一種油炸麪食,古稱“寒具”,是寒食節食品。饊子自古就有,不過現在的饊子南北方有所差異:北方饊子以麥面爲主料,大方灑脫;南方饊子多以米麪爲主料,精巧細緻。

結語:以上是萬年曆小編整理的“寒食節的知識,寒食節有關資料”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Tags:寒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