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健康生活 > 美食

內蒙古十大美食

欄目: 美食 / 發佈於: / 人氣:1.45W
內蒙古十大美食

內蒙古的飲食比較豐富,小吃種類繁多,東部和西部也有着很大的區別,西部以哈達餅、莜麪、燒麥爲主,東部則多肉食,如烤羊、羊肉鬆等,還有各種奶製品,馬奶酒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去內蒙古一定要品嚐當地的特色,內蒙古十大美食你都知道嗎?

一、手扒肉

蒙古民族的傳統食物中,尤以手扒肉爲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到草原觀光旅遊不吃一頓手扒肉就算沒完全領略到草原的食俗風味和情趣,虛此一行。

手扒肉是紅食中的一種。中國少數民族人民稱肉食爲紅食,蒙語叫“烏蘭伊德”,顧名思義,“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中國少數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帶骨的羊肉按骨節拆開,放在大鍋裏不加鹽和其他調料,用原汁煮熟。吃時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調好的佐料吃。根據牧民的習慣,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二、烤全羊

烤全羊是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人民膳食的一種傳統地方風味肉製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該民族千百年來遊牧生活中形成的傳統佳餚,是新疆少數民族招待外賓和貴客的傳統名餚,也是當下中原人非常喜食的肉製品了。

烤羊腿是一道菜品,製作原料主要有羊後腿、番茄醬、芹菜等。烤羊腿是呼倫貝爾招待賓客的一道佳餚名菜。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烤羊腿菜形美觀,顏色褐紅,肉質酥爛,味道香醇,色美肉嫩,濃香外溢,佐酒下飯,老少皆宜,實乃草原美餚之一。“烤羊腿”是蒙族名菜,流傳廣遠,西北各地,皆有製作。此菜以羊腿爲主料,經醃製再加調料烘烤而成。成菜羊腿形整,顏色紅潤,酥爛醇香,滋味鮮美,回味悠長。

三、奶皮

奶皮子,蒙語稱“查幹伊德”,“烏如木”、“烏日莫”。漢語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奶皮子是哈薩克、維吾爾、蒙古、錫伯等少數民族喜歡的奶製品。奶皮子是指牛、羊奶上面漂浮的一層脂肪和奶蛋白的混合物,其味有奶香和脂肪香,略有甜味,十分可口。提取的方法是一般在傍晚擠牛奶或羊奶,靜置一夜後,第二天撇去上面的浮油,這種浮油,像奶子結了一層皮,所以稱其爲奶皮子。

(蒙語爲烏日沫)有兩種:一種是將鮮奶、牛奶或馬奶、駝奶、羊奶放入器皿裏存放一兩天,奶子發酸後,在表面上形成一層薄皮,稱圖黑烏日沫,也叫“珠黑”,即生奶皮子,是做黃油的原料;另—種是將鮮奶熬開後放入器皿裏放涼後表面結成薄奶皮,稱寶勒森烏日沫,即熟的奶皮。

四、肉腸和血腸

蒙古民族一般把羊血漿灌入大腸,做成灌腸。食用時一般在肉湯裏煮10-15分鐘。蒙古人和西1還直接運用動物的活血。《馬可波羅遊記》中記敘:"當情況緊急時,有一種緊急探馬,這些探馬,能夠馬不停蹄地連續奔馳十晝夜,既不舉火也不進餐,只用馬血維持生命,他們割斷自已坐騎的一根血管,吮吸馬的血充飢。"從醫學觀點看來,血有高味覺性等益處。但不到緊急的時候,人們不常吸用活血。另一種灌腸加之薄層肉及肝等,拌以蔥類和油鹽等調料,煮之半小時後食用,此叫灌腸。 

五、哈達餅

哈達餅是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草原的傳統著名小吃。 說起來哈達餅的問世,實出偶然。據傳大約在一百五十年前,赤峯的麪點師傅在做南沙餅、豆沙餅時,由於劑頭無酥、油多、少餡成了餘面,師傅們就想了一個法子,把劑頭擀開,包上酥和糖烙餅,結果特別受歡迎。赤峯的各大飯莊相繼製作,名噪一時。

哈達餅是近似於點心的餅,造價較高,用水油麪和油酥擀成皮,包乾果甜餡,烙制而成。製作過程是先制餅坯:將麪粉加白油(粗製奶油)或奶油和成酥面。另用麪粉和白油及水和成水油麪團,然後用水油麪包油酥面,擀成圓片成餅坯;再製餡:熟麪粉加白油、瓜子仁、芝麻、核桃仁、白糖。

六、刀切酥

刀切酥,是內蒙古一種風味點心,麪粉、飴糖、糖粉、植物油爲主料烤制而成。“刀切”這一取名是依其製作方法而定的,直接了當毫無華麗的,樸實確切,具有勞動人民直率的特點。

做這種點心要先把面和好,鋪上糖油酥,均勻地捲成條狀,用刀切成四毫米厚的片,每斤面要切十八至二十片,擺入盤內上爐烘烤成熟即可。從外觀造型上,很象呼市一些古建築的雲頭,又象蒙古族服飾上的雲花形狀。因此它有着鮮明的民族造型特點。刀切的製做,用料簡單,成本低廉,但做工精細,工藝複雜。

七、蒙古糕

內蒙古傳統小吃。將黃米粉炒熟,加適量小麥麪粉拌勻,衝入開水和成硬麪團,加溫發酵。把發酵好的麪糰捏成適度大小的圓圈,下入燒沸的植物油鍋中炸熟即可。特點是外皮酥、香、脆,內部軟、糯、甜。家庭逢年過節都要做糕招待賓客。

八、羊肉鬆

羊肉鬆的產地爲內蒙古,是少數民族喜愛的風味製品。 羊肉鬆的產地爲內蒙古,是少數民族喜愛的風味製品。用新鮮的綿羊肉剔骨、去脂、去皮切分漂洗煮制搓絨、炒乾冷卻包裝。黃亮酥香,品質柔軟,絲細鬆散,食之鹹甜適口,營養豐富。

呼倫貝爾的羊肉被舉爲肉中之王,具有色澤鮮豔、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肉質鮮美、口感細嫩、多汁味美、無羶味的特點。呼倫貝爾羊的放牧方式不同於內地,羊羣在純天然的草場放牧,只吃草尖,不連根採吃,不食人工飼料。

九、奶豆腐

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凝固、發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乾糧,既解渴又充飢。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其軟韌牽絲爲斷,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奶豆腐一般是指我們平常所說的奶酪,也叫乳餅,完全乾透的奶豆腐又 叫奶疙瘩。傳統奶豆腐的做法有點難度,後來也發展出一些簡單而且好吃的做法。

十、稍美

稍美(內蒙古地區讀作 Shāo Mài 或 Shāo Měi),是一種在內蒙古西部各城市流傳很久、至今不衰的傳統風味食品,和中國南方地區的傳統小吃“燒賣”外形類似,但是所用餡料不同,內蒙古地區的稍美只用牛羊肉和大蔥,南方燒賣餡料種類繁多,不是一種食品。


傳說,明末清初之時,在歸化城中,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有哥倆以賣包子爲生,後來哥哥娶了媳婦,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歸哥嫂,弟弟在店裏打工。弟弟除了吃飽以外,再無分文收入,爲了今後娶媳婦成家,弟弟在包子上鍋蒸時,就做了些薄皮開口的“包子”,區分開賣,賣包子的錢給哥哥,稍帶賣的錢積攢起來。久而久之,很多人喜歡這個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賣”,捎帶着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