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2019初伏中伏末伏時間段 2019年最新三伏天時間表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18W

導語:2019初伏中伏末伏時間段分別是什麼時候?三伏天分爲初伏、二伏、末伏三個階段,其中二伏爲一年中最炎熱的階段,所以這段時間一定做好防暑措施。當然啦,一旦進入三伏天,每天都會非常炎熱,防暑措施不能馬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2019年最新三伏天時間表,早點知道時間,早點防範。

2019初伏中伏末伏時間段 2019年最新三伏天時間表

2019初伏中伏末伏時間段 2019年最新三伏天時間表

三伏天時間

初伏:2019年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農曆七月二十)

初伏、中伏、末伏的含義:

初伏:

初伏是關於日曆法的一種說法,指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是三伏中頭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按中國的日曆法來說,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初伏固定爲10天,初伏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始(稱入伏)

中伏:

中伏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也叫二伏。

三伏的第二伏。也稱二伏。通常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末伏:

末伏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mòfú,指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後一伏,俗稱秋老虎。末伏早晚較涼快,白天陽光依然劇烈。通常也指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時間。

2019初伏中伏末伏時間段 2019年最新三伏天時間表 第2張

三伏天

三伏天由來

“三庚”就是從夏至起遇上3個“庚”字,到第三個庚日爲初伏。《幼學瓊林》中說:“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分爲初伏、中伏、末伏。這是因爲春分以後晝長夜短,至夏至時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爲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分爲: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爲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爲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爲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短夜長,熱的中間潛伏着寒冷的因素,

人們常用“熱在三伏”這句話來形容盛夏的氣候特點。這種說法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秦代,就把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叫做伏天了。

三伏天的計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爲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

21世紀心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數年1單數年6、Y年、[ ]取整、MOD取餘)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於7時減1小於8時加9(2096年例外減1),比如2006年GR = (1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