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世界之窗 > 資訊

怎樣計算入伏日期 每年入伏的時間是如何計算的

欄目: 資訊 / 發佈於: / 人氣:2.52W

導讀:每年夏季都有一個階段是需要我們熬過去的,這個階段就是三伏天,一年最熱的時候。確定三伏的到來就是計算入伏是哪一天,那麼怎樣計算入伏日期?每年入伏的時間是如何計算的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怎樣計算入伏日期 每年入伏的時間是如何計算的

入伏

每年入伏的時間是不固定的,三伏天的長短也不盡相同。確定入伏時間需要根據曆書計算,較簡單的方法是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意思是說,從夏至這一天後的第3個“庚”日開始進入伏天,初伏爲10天,中伏爲10天或20天,末伏爲10天。

中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即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作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爲初伏,第4個庚日爲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爲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爲10天,出現5個庚日時則爲20天。所以,會出現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併記載時間。天干的數字有10個,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數字是12個,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與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稱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個“庚”字,到第3個庚日爲初伏。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怎樣計算入伏日期 每年入伏的時間是如何計算的 第2張

入伏

伏,分爲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爲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爲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爲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爲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爲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爲20天。

伏,是避暑之意。從夏至開始,晝開始變短夜開始變長,熱的中間潛伏着寒冷的因素,當初起名“伏”是很科學的。

入伏食品推薦

餃子、餛飩、火腿、雞肉、羊肉等。

我國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而南方則有:“頭伏餛飩二伏茶”、“頭伏火腿二伏雞”、“頭伏吃雞二伏鴨”的說法。除此之外,在我國的有些城市有頭伏吃羊肉喝羊湯的習俗,在我國彭城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在我國徐州頭伏還過“伏羊節”。

總之,頭伏是夏天的開始,進入夏天后人的體能消耗較多,吃以上這些熱量較高的食物,易於人體發汗,可以將冬天人體積攢的溼毒排出,同時這些偏鹹的食物還可以爲身體補充電解質。

怎樣計算入伏日期 每年入伏的時間是如何計算的 第3張

入伏

入伏注意事項有哪些

1、少吃冷飲

入伏後,天氣越來越炎熱,人體內陽氣處於旺盛狀態。有些人認爲在夏天吃冷飲、喝冰凍飲料、多吹空調,就能把暑氣壓下去。而實際上這種習慣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小的傷害,夏季人體毛孔開泄,易受風寒而誘發感冒。這時溼氣也容易入體,造成身體溼氣重,引起一些疾病。

2、睡眠要注意

中醫認爲“春生夏長”,到了夏天,人體陽氣處於旺盛狀態,如果經常睡懶覺,就違背了人體陽氣的季節變化規律,不僅得不到休息,反而覺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點起牀比較好,晚睡的睡眠時間也不要超過11點。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鐘爲宜,超過1小時則適得其反,可能干擾晚上睡眠。

3、三伏貼並不是人人合適

中醫所指的虛寒性疾病都可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療,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體炎、反覆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腹瀉與痢疾、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肩周炎、腰腿痛以及脾胃虛寒類疾病等。三伏貼藥性雖然溫和,但有些情形下是不適用的。糖尿病、結核病、感染性疾病患者,3歲以下兒童、孕婦以及面板病、過敏體質患者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