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與傳說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3.08W

導語:冬至是個隆重的大日子,因爲這天開始進入數九天。越往後天氣更加寒冷了。冬至的節令食物有好幾種,羊肉湯、湯圓、混沌、滋粑糕。對了,餃子君也不能少哦。很多人疑惑,究竟是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北方漢子說,立冬和冬至都要吃餃子,這是習俗。南方妹子說,感覺北方人是個節日就要吃餃子,立冬吃、冬至吃、除夕吃、初一吃…下邊來了解下冬至吃餃子文化食俗吧。以及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與傳說詳情如下。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餃子屬於這兩個節氣的傳統食物

閒聊吃餃子習俗文化

說到底,北方人對餃子有一種感情。一旦一種食物被賦予了一種感情,對人們的影響根深蒂固。餃子發展至今,有太多太多餡心,白菜、豬肉、芹菜、羊肉、韭菜、雞蛋、蘿蔔、牛肉、驢肉、雞肉、蝦仁、蟹黃、海蔘……大多都是葷素搭配的,最常見的就是比如白菜豬肉、芹菜豬肉了。

在東北有句民諺:“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餃子。”足見東北人對餃子的喜愛。 明朝末年張自烈做了很好的說明:“水餃耳,即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或謂粉角,北方人讀角爲嬌,因呼餃餌,僞爲餃兒。”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其實兩個節氣都盛行吃餃子

在京津一帶,人們有立冬吃水餃的習俗,有民俗專家認爲,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是“交子之時”,所以這時吃餃子有“順從天意”的意思。而且,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12月開始了,冬至還會遠嗎?12月21日迎來冬至,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在中國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不過,在中國南方地區一般吃湯圓、餛飩,還有年糕。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冬至在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這一天很多人沿襲習俗—吃餃子。

趣味: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與傳說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相傳“冬至餃子”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着《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

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冬至吃餃子: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擴展:冬至吃餃子小貼士

油鹽適量才健康

除了多放肥肉,還有些家庭喜歡在包餃子的時候多放油,事實上,油多了,餃子的口味就容易膩。再多加鹽或醬油調伴,口味是好了,可吃進去的鹽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吃鹽多了,血壓就會升高。所以,油適量,鹽要少,這樣吃起餃子才更健康。

來點醋蒜更美味

醋和蒜可以稱爲餃子“伴侶”,吃餃子離不開醋(小編吃餃子就是必放醋的類型)、少不了蒜。好多人怕吃蒜後的氣味不敢吃,其實,可以把蒜搗成蒜泥,飯後記得及時漱口就可以開開心心吃餃子了,健康美味又營養。

》》》2016年冬至節氣(專題)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與傳說
掃碼關注公衆號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與傳說 第2張
掃碼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