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立冬的風俗吃什麼 立冬時節傳統食物盤點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15W

導語:立冬,即代表這冬天的開始,而我國人民傳統中,都喜歡在每個季節的伊始舉行迎接儀式,先不說有什麼特殊活動,起碼在飲食上,也是可以體現出人們在季節第一個節氣的重視。那麼,立冬的風俗吃什麼食物呢?爲什麼要吃這些食物?有什麼寓意?看看以下的立冬時節傳統食物盤點。

立冬的風俗吃什麼

立冬的風俗吃什麼 立冬時節傳統食物盤點

立冬習俗

吃餃子

立冬時,包餃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還要蘸醋加爛蒜吃,纔算別有一番滋味。立冬爲什麼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

吃鹹肉菜飯

立冬日吃上一碗鹹肉菜飯,是老蘇州們的特定習俗。用霜打後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鹹肉、米醋爲原料,使用磚砌的爐竈,以稻草爲燃料,燒出來的飯又香又糯。鹹肉菜飯雖然沒有載入蘇州的名食譜,但它從來不缺少喜愛它的食客。

其實,吃鹹肉菜飯還有另外一個意義,即吃鹹補腎。鹹味自古被列爲五味之首,立冬後天氣逐漸寒冷,最易傷害腎的陽氣。鹹味食物入腎,能起到補腎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不宜過多吃鹽。

吃膏滋

冬令進補吃膏滋是蘇州人過立冬的老傳統。在舊時蘇州,一些大戶人家還用紅參、桂圓、核桃肉,在冬季燒湯喝,有補氣活血助陽的功效。

通常每到立冬節氣,蘇州中醫院以及一些老字號藥房都會專門開設進補門診,爲市民煎熬膏藥,銷售冬令滋補保健品。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千萬不可“跟風”吃,講究“一人一方”,先吃“開路方”試探性調補,做適當調整後再開正式藥方。

立冬的風俗吃什麼 立冬時節傳統食物盤點 第2張

立冬習俗

喝草根湯

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爲秋冬之交。立冬“補冬”,家家戶戶要熬製草根湯,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後,撈去根塊,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製。

吃餈粑

這一天,漳州的鄉村人家要舂“交冬餈”慶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後倒入石臼,舂得韌韌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細細地揉成團;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細細的,與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餈粑滾以白糖花生粉,擺放在大海碗裏。食用時用筷子一口氣串上幾粒,就像撥浪鼓,所以也叫“撥浪餈”。做好“交冬餈”,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謝他慷慨的給予。

釀黃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爲“冬釀”,祈求福祉。

吃羊肉

羊肉性甘,大熱,屬火,能補元助陽,治療體虛瘦弱,可禦寒益氣,安心止驚,有很強的營養作用。秋冬後的羊肉味道尤爲鮮美。我國除了塞外邊睡,如內蒙古、西藏等地,一般都在深秋開始吃羊肉,到立春爲止。如浙江的長興等地,農曆八月就已經設店,宰羊出售。有民諺道:,月初一羊開刀。”一直到過了除夕才停止售賣。沿太湖流域,盛產綿羊。冬令時節,羊肉也是時令之物。

習俗活動:

立冬的風俗吃什麼 立冬時節傳統食物盤點 第3張

立冬

暖爐會

霜降後寒氣已重,因此各地開爐日期,一般常在農曆十月初。《荊楚歲時記》載:“廬山白鹿洞,遊士輻湊,每冬寒醵金市烏薪爲禦寒之備,號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爲暖爐會。”北平一般在十月初一燒暖炕,設圍爐,稱之爲開爐節,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撤去暖爐。暖爐多用一種耐燃燒的礦物)砌築,該物比礬石更白,輕暖堅固,後來則用薄鐵做暖爐。《歲時雜記》稱京人十月初一喝酒,就在爐中烤大塊的肉,圍着火爐,邊飲邊吃,稱之爲“暖爐”。《禮記·月令》記述十月有暖爐會。江蘇崑山、安徽太平、湖北鍾祥等地,也在月初開始用火禦寒,期間有賣糕餅供食或者飲酒舉行暖爐會的。

煎香

香草爲芳草中的一種,用衣袖在草上揮動便會芳香襲人,可縫製成香囊佩戴。焚燒香草可闢瘟疫、祛風瘴以及驅除房屋中的穢氣;佩戴香囊則可解鬱悶;熬湯沐浴可以祛風寒;搽在發間可以闢穢污;以水酒煎制塗於面部,能夠祛黑斑,滋養容顏。蘭慧一類的植物也屬於香草,都是味辛之物,具發散上達之氣,足以闢除穢惡,潤肌肉,散滯結。

採桑葉

桑葉性苦,甘寒,能祛風清熱,涼血明目,以老而經霜的爲佳,取其氣足力厚的特點。此時已人寒冬,得秋季肅殺之氣,桑葉更能泄降肝膽鬱熱。《廣濟方》稱立冬日採桑葉一百二十片,如遇閏年,則多采十片,每次用十片。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用桑葉煎湯洗眼,能治療各種眼病。其他如《普濟方》《集簡方》都記載有用桑葉治療青盲眼、風眼流淚以及眼紅澀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