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餃子是中國傳統美食哪個曾是餃子的原名 餃子的曾用名是什麼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2.74W

導語:餃子是中國傳統美食,在北方,過年過節都要吃餃子,之所以要吃餃子,是因爲它的寓意美好,而且傳說在寒冷的冬季吃餃子,就不會被凍掉耳朵。其實,餃子一開始並不叫餃子。那麼,你知道哪個曾是餃子的原名嗎?到底餃子的曾用名是什麼?一起來了解。

餃子是中國傳統美食哪個曾是餃子的原名 餃子的曾用名是什麼

餃子是中國傳統美食哪個曾是餃子的原名 餃子的曾用名是什麼

餃子原名

嬌耳。餃子原名“嬌耳”,不過,在不同朝代也有不同名字。如宋代稱“角子”,元代、明代稱“扁食”,清代稱“餃子”。

相傳餃子是我國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多年的歷史。作爲中華傳統經典美食,餃子自古就寓意着“吉祥”與“團圓”,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相關傳說故事:

一: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爲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餃子是中國傳統美食哪個曾是餃子的原名 餃子的曾用名是什麼 第2張

餃子由來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牀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爲“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爲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着餃子,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餃子是中國傳統美食哪個曾是餃子的原名 餃子的曾用名是什麼 第3張

餃子

二:

一說是爲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爲“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爲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着,這樣纔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爲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