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當前位置:秒懂生活集 > 健康生活 > 養生

太陰之上,溼氣主之,除溼氣一招搞定!

欄目: 養生 / 發佈於: / 人氣:1.26W

溼氣已經逐漸成爲養生人士談論最多的話題。

太陰之上,溼氣主之,除溼氣一招搞定!

在古書《素問•天元紀大論》之中有云:“太陰之上,溼氣主之。”中醫理論中道:“溼氣——萬惡之邪。”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的就是溼邪。

那麼體內有溼氣,會有哪些表現呢?

首先,中醫裏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爲食,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型的,很通暢。體內有溼氣最先表現爲大便不成型和大便溼黏(不易沖走或沖走後還有些許殘留)。

其次,觀察早上起牀的狀態也能判斷體內有無溼氣。有的人早上七點該起牀的時候還覺得很困,總覺得頭上、身上有東西裹着,懶得動彈,那麼,基本可以判斷此人溼氣很重。

第三,“舌爲心之苗,又爲脾之外候。”健康的舌頭應該是淡紅色的,而且潤澤,舌面有一層薄薄的舌苔,乾溼適中,不滑不燥。但是,如果舌苔粗糙又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

第四,很多人早上刷牙的時候,總是會噁心,嘔吐,並且感覺嗓子裏邊有絲絲拉拉的,不乾淨的東西,這也是體內有溼氣的表現。

那我們應該如何去除溼氣呢?

《本草綱目》裏提到芡實薏仁茶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爲常用的利水滲溼藥。

具體做法是將薏米仁炒到微黃,將薏米仁、芡實、赤小豆各5克用冷水浸泡半天(或用熱水浸泡兩小時),洗淨後加水煮一小時,再加入1克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食材,轉文火煮半小時,待涼飲用,無需吃豆子。

此外,我們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所以應該儘量避免待在溼氣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