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健康生活 世界之窗 解夢大全 生肖 星座 火車查詢 節日

甜鹹糉子之爭誰能勝 糉子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

欄目: 天氣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44W

導語:端午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甜鹹糉子爭辯大賽又要開始了,那麼,今年甜鹹糉子之爭誰能勝呢?到底糉子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其實,關於糉子的口味並沒有什麼好爭的,地域不同口味自然也就有很大的差異。人家喜歡吃鹹的,你也不能逼人家吃甜的吧?同理,要是不喜歡吃鹹糉,人家打死也不會碰的啦。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兩種糉子的區別。

甜鹹糉子之爭誰能勝 糉子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

甜鹹糉子之爭誰能勝 糉子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

端午節糉子

從歷史來看:

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稱爲廣東鹼水糉。同時期出現少量裹餡糉子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豬肉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米中摻雜珍禽獸肉、板栗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糉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糉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

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

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明、清時期: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清代出現“火腿糉子”。明清兩代,糉子成了吉祥食品。相傳,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糉”,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爲的是討個口彩。

所以,最早出現的糉子是用肉製成的鹹糉子。

不過,甜糉子出現的也不算晚,所以,不管是鹹還是甜,都有一定的歷史底蘊。

甜糉子和鹹糉子的包法:

甜鹹糉子之爭誰能勝 糉子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 第2張

甜糉子

甜糉子:

原料:糯米、紫米、小米、綠豆、紅豆沙、糉子葉。

做法

1、糉子葉用小刷子刷淨,並沖洗。然後在水盆裏泡一個小時後,再用慢火煮半小時。

2、紫米浸泡5小時後,上鍋蒸1小時。綠豆煮軟但不開開花的程度後,撈出豆子備用。白糯米浸泡2小時。小米洗乾淨即可。

3、將糉子葉子對摺成圓錐桶,先倒入少許糯米。

4、壓實後倒入綠豆、小米。

5、用手指一邊壓實際,一邊按出一個小坑。

6、放入少許紅豆沙餡。

7、將糯米與紫米混合後鋪上最上面。

8、包糉子。其實,可以用自己順手的方法,只要結實,不漏米就行了。

9、捆上繩子。然後放入鍋裏,到入幾乎可以沒過糉子的水後,煮一個小時就行了。

甜鹹糉子之爭誰能勝 糉子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 第3張

鹹糉子

鹹糉子:

主料:糯米1000克、豬肋條肉350克

輔料:鮮香菇70克、蝦米100克、花生仁200克、洋蔥75克、雞蛋400克

調料:鹽15克、味精4克、醬油70克、胡椒粉2克、花生油80克

做法:

1、雞蛋煮熟、剝殼,先用半杯醬油浸泡10分鐘上色。

2、肉臊醬(肉餡加香菇、洋蔥以及各種調料做成的醬)盛在沙鍋內,放入雞蛋,以小火滷20分鐘,關火後任由其浸泡,食用時撈出即可。

3、將洋蔥去皮,洗淨,切碎,滷蛋切成小瓣,生花生仁用水浸泡;五花肉爲紅燒後的,香菇洗淨用水浸泡,待用。

4、炒鍋內倒入花生油,燒熱後放入少許洋蔥末爆炒,然後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胡椒粉,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紅燒五花肉,炒至汁收幹。

5、將糯米淘洗乾淨,用涼水浸泡約2小時,幹馬蘭用涼開水浸泡。

6、將糉葉300克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7、取3張糉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紅燒五花肉、香菇、滷蛋瓣、蝦米、生花生仁,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糉子,用溼馬蓮草攔腰捆繫好,即爲糉子。

8、將包好的糉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本站端午節專題:

2019年端午天氣預報

  2019端午高速出行攻略

  2019年端午節放假安排